[实用新型]一种手动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4322.7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会师;常兴浩;冯海红;许学刚;张兴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13/00 | 分类号: | F23Q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点火装置。
背景技术
天然气勘探开发在复杂钻井过程中,大牛地气田属低压、低渗气田,在气藏投入开发前一般需要对气藏进行压裂改造,方可达到工业气流,气井压裂改造作业后通常会遇到放喷点火作业,尤其是在气井试气作业过程中点火作业是必不可少的,即点火装置必不可少。目前试气作业点火通常采用持棒点火和电子点火两种点火方式。由于受到风向、风力和放喷排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点火口火源断续性供给现象。此时持棒点火方式因人在进行点火作业时距离点火口较近会存在人员烧伤和燃爆等风险。电子点火自动化程度高,可采用远距离遥控作业,但是因电子点火没有明火存在、受风吹日晒的影响,点火口时常有泥、沙、水的存在导致电子点火失效,使点火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电子点火装置存在结构复杂、生产成本和使用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点火作业安全隐患的手动点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动点火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安装在放喷管线附近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上呈环形绕装有移动行程用于经过放喷管线点火口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上固设有点火棒。
所述点火棒上设有防风罩。
所述的手动点火装置还包括定滑轮架,所述各个定滑轮分别固定装配在所述定滑轮架的不同端部。
所述的定滑轮为三个,所述三个定滑轮呈三角形分布。
本实用新型手动点火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定滑轮、钢丝绳、点火棒,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使操作人员远离火源最大限度的避免点火人员烧伤的风险,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安全风险系数,同时,可以根据风向选择定滑轮的放置位置,通过手动地面定滑轮钢丝绳将火源送至放喷管线点火口从而实现点火作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风向的影响使点火作业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实现了因风向不同采取不同方向点火的可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作业方便、操作简单、实用性广、成本低、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进一步的,点火棒上设有防风罩,可以防止点火棒向点火方向移动时火种熄灭,特别是当风力较大时,使火种不易熄灭,消除了风力过大对点火作业的不利影响,同时进一步减少了风向突然改变对点火作业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点火作业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手动点火装置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图1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三个用于安装在放喷管线4附近的定滑轮1,所述定滑轮1上呈环形绕装有移动行程用于经过放喷管线点火口3的钢丝绳2,所述钢丝绳2上固设有点火棒5,所述点火棒5上设有防风罩,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定滑轮架,所述各个定滑轮1分别固定装配在所述定滑轮架的不同端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将三个定滑轮1依次固定并用钢丝绳连接,其中一个定滑轮1固定在放喷管线点火口3下方位置,放喷管线4呈折线分布,其它两个定滑轮1分别固定在放喷管线4两侧地面上,根据使用时的风向,选择点火棒在钢丝绳上装配的位置,将带有防风罩的点火棒固定在钢丝绳上,人工点燃点火棒,手动钢丝绳2将带有火种的点火棒移至放喷管线点火口3开气即可完成点火作业。
除上述实施例1外,本实用新型中定滑轮的个数可以为两个或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井下作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43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