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3700.X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5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粟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卓仲阳 |
地址: | 61007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验电器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维修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当输电线路和电气设备停电检修,都必须先作验电测试,在确认无危险电源的情况下,方能开展具体工作。而实施检测的高压验电器,使用前又必须先在同等级带电体上作预试,确认验电器正常后,才可以转到停电体上作检测实验,以判断停电体是否还存有危险电量。
但是在现场,当前端线路检修或故障跳闸,使后续电路无高电压做试验,还包括一些封闭电缆,无裸露点可供测试等,给验电器的预试工作造成阻碍,甚至无法进行,由此留下安全隐患。针对上述问题,过去可用电子振荡技术开展高频电压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制作,以替补缺电时的试验。但是,2008年颁布、2009年起实行的安规明确需用“工频高压发生器来确定验电器良好”的新规定,提出了工频高压的产生和设置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新的研究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解决了目前无法对工频高压发验电器是否良好进行监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调节升压电路,所述调节升压电路包括自耦调压器、升压变压器和提示支路,其中自耦调压器的原边通过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自耦调压器的副边与所述升压变压器的原边相连接,升压变压器的副边一端为零线,另一端为火线连接引线,所述提示支路是由相互串联的电阻和发光管构成,提示支路与所述自耦调压器并联;
所述箱体的面板上设置有控制调节升压电路通断的电源开关、由发光管形成的提示灯、控制自耦调压器变比大小的调节转盘、显示升压变压器的副边电压大小的电压表和与所述火线连接引线相连的金属夹具,所述金属夹具与工频高压验电器的金属接触头的结合面为中部内凹的光滑圆弧。
为使实用新型起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升压变压器是采用0.06毫米的聚氨酯漆包线在塑料骨架上做平整绕制加工而成。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自耦调压器与调节转盘之间以及升压变压器与金属夹具之间是通过胶皮屏蔽线实现信号传输的。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升压变压器的原边与副边的变比为1∶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实用新型对工频高压验电器进行检验,符合了新颁布安规需用“工频高压发生器来确定验电器良好”的明确要求,能准确的检测出工频高压验电器是否正常,而且结构简单,整个检测过程非常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一个实施例的电路连接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以用户线路最多,操作最频繁的10kV高压验电器为测试对象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用于检测10kV高压验电器,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调节升压电路,所述调节升压电路包括自耦调压器B1、升压变压器B2和提示支路,其中自耦调压器B1的原边A-X通过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自耦调压器B1的副边a-x与所述升压变压器B2的原边相连接,升压变压器B2的副边一端为零线,另一端为火线连接引线,所述提示支路是由相互串联的电阻R和发光管Fg构成,提示支路与所述自耦调压器B1并联;
如图2所示,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控制调节升压电路通断的电源开关2、由发光管Fg形成的提示灯3、控制自耦调压器B1电压大小的调节转盘5、显示升压变压器B2的副边输出电压值大小的电压表6和与所述火线连接引线相连的金属夹具7,所述金属夹具7与工频高压验电器的金属接触头的结合面为中部内凹的光滑圆弧。
根据本实用新型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的另一个实施例,调节升压电路通过电源插头1与220V交流电源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工频高压验电器试验仪的另一个实施例,调节升压电路还串联有保险盒BX,在图2中显示为标记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四川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37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