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心钢制双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3376.1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银;李国建;张明伦;高明巧;周佳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 钢制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心钢制双套管,尤其涉及一种如何消除自然地面至工程桩桩顶标高之间桩身与土体之间的桩侧摩阻力的套管。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建筑物逐步向高空发展的同时,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筑物基础埋深越来越大,高层的基础设计处理也显得日益复杂。高层、超高层建筑物通常采用桩基础,而在桩基础设计取值中,通常是通过在自然地面试验桩的静载荷试验确定基桩的承载力值,而试验桩与工程桩的桩长,由于有地下室基础埋深,二者之间有较大差距,试验桩桩身在工程桩设计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桩侧摩阻力,在静载试验中不能得到准确数据的,在现行桩基础设计实际操作中,通常要求试桩的承载力检测结果达到工程桩所需承载力的1.1倍,以此确定工程桩的承载力。
而如何准确得到工程桩的承载力值,可以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桩基开挖后,在基坑内进行静载荷试验。这一方法在理论上可行的,但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代价高,时间长,加载设备自重大,运输困难,在实际现场操作中,极少采用;其二是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消除试桩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桩侧摩阻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能有效隔离钻孔灌注桩试桩在工程桩设计桩顶标高以上,桩身与桩侧土体的接触,消除了试桩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上部分的桩侧摩阻力的同心钢制双套管,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可广泛应于建筑物基础埋深较大的桩基试桩工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同心钢制双套管,它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上端齐平,内套管下端伸出外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间隙设置,内、外套管上设置多个紧固螺栓,内外套管之间设有多个套管衬板,套管衬板与内套管固定连接,套管衬板与外套管保持3-5mm间隙,内外套管之间的间隙处的两端设有隔阻环,外套管外侧设有吊耳。
上述的内套管底端部外倾,并在外倾的部位设置多个“须口”,所述的“须口”为内套管端部一圈设置的若干个割口。
上述的多个紧固螺栓成多层分布,每层设置多个成圆周均匀分布。
上述的多个套管衬板成多层分布,每层设置多个成圆周均匀分布。
上述的吊耳包括顶端吊耳和中部吊耳。
上述的隔阻环为泡沫胶。
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工效高,工艺操作便捷,根据结构设计图,即可在专业钢结构生产厂家整体加工制作,运输至施工现场,直接安放至试桩桩孔内;安全经济,既可为桩基设计提供准确的基桩承载力参数,确保建筑物安全,又可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富余,在实际施工费用方面,较之于在基坑内检测工程桩承载力代价相比,方便快捷,费用要低,所需时间要短;工艺质量可靠:双套管所用材料为普通钢板加工制作而成,取材方面,加工、安装完毕后,可以直观检测加工及安装效果能否达到设计要求;适用范围广:本技术可广泛适用于各类工业、民用、市政等领域的地基基础工程的灌注桩;节能环保:本技术所用主要材料,均能回收,可有效节约能源、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同心钢制双套管,它包括内套管1和外套管2,内套管和外套管上端齐平,内套管下端伸出外套管,内套管和外套管间隙设置,内、外套管上设置多个紧固螺栓3,内外套管之间设有多个套管衬板4,套管衬板与内套管固定连接,套管衬板与外套管保持3-5mm间隙,内外套管之间的间隙处的两端设有隔阻环5,外套管外侧设有吊耳6。
优选地,所述的内套管底端部外倾,并在外倾的部位设置多个“须口”,所述的“须口”为内套管端部一圈设置的若干个割口。所述的多个紧固螺栓成多层分布,每层设置多个成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多个套管衬板成多层分布,每层设置多个成圆周均匀分布。所述的吊耳包括顶端吊耳和中部吊耳。所述的隔阻环为泡沫胶。
本实用新型包括内套管、外套管、吊耳、隔阻环、套管两端间隙充填隔阻环等。具体如下:
(1)内、外套管直径可根据钻孔灌注桩试桩的设计直径要求进行,长度为15-20m,内外套管上端部齐平,外套管较内套管短50mm,钢板材质均为Q235型。
其型号如下所所示(表中单位均为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武建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33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铁高透光自洁净超白压延玻璃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无接头聚氨酯输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