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3344.1 | 申请日: | 201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21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铭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6 |
代理公司: | 福州展晖专利事务所 35201 | 代理人: | 陈如涛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针尖 护套 留置 穿刺 针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介质引入体内的器械,特别是一种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如图1所示,由穿刺针管1、芯腔为回血观察仓21的针座2、透气塞3、连接杆4、定位塞5以及操作手柄6等组成。穿刺针管1的尾端从回血观察仓21前端部插入并固接,预先塞入透气塞3的连接杆4前端紧配入针座2后端卡槽中,连接杆4与针座2之间封上密封胶,以防以后使用时血液从缝隙渗出,待密封胶固化干后,连接杆4尾端部伸入操作手柄6内腔,到达操作手柄6后端部,采用定位塞5嵌套入操作手柄6后端部形成固接。这种穿刺针管组件存在有如下不足之处1、组装配件众多,工序繁琐效率低下;2、回血观察仓体积太小、长度太短,容血量太少且些微血液就造成回血观察明显,容易造成将毛细血管的回血误判为静脉血管的回血,因此容易导致操作误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组装配件较少、组装方便、效率较高、不易造成操作误判的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包括穿刺针管、针座、透气塞以及操作手柄,回血观察仓位于针座芯腔中,穿刺针管的尾端从回血观察仓前端部插入并固接,其组成要点在于:针座沿操作手柄内腔的轴向延伸并与操作手柄固接,透气塞固塞在回血观察仓的尾部。
这样,省略了连接杆,腾出的空腔让针座继续轴向延伸又增加了回血观察仓的容血体积和容血长度。不但减少组装配件而且也不易产生操作误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针座延伸至操作手柄的尾部或尾端并与操作手柄固接。
所谓尾部即是接近尾端处的部位。这种设置得以让最大限度或接近最大限度的扩充其容血体积和容血长度,并且也方便针座与操作手柄固接的实施。
使用粘结剂固接针座和操作手柄。
现有技术中针管组件乃至于留置针的一些精细尺寸,如莱距离(针尖顶点到导管最前端的距离)等完全依赖于各零件的注塑精度,在装配过程中无法调整,这样零部件组装集合所产生的累积误差无法控制,容易产生组装次品、废品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以粘结剂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塞,使得在装配过程中可以调整针座与操作手柄的相对位置以获得准确的莱距离。这是本实用新型出乎意料的效果。
操作手柄尾端设置有一种锥形凹穴,向后延伸的针座穿过此凹穴至与操作手柄尾端面平齐,粘结剂注入此凹穴中。
透气塞尾端面向空间开放。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获得透气面积和透气效率,使得回血快捷。
针座外周面是一种前大后小的阶梯构件,并且其尾段阶梯的外周面是一种非回转面,操作手柄内腔中与针座套接部位的形状与针座外周面对应匹配。
这样,方便针座从操作手柄前端套入,并且通过非回转面实现针座相对操作手柄圆周方向的定位。
这种非回转面可以是一种方形。
上述操作手柄内腔在针座后撤后可以容纳穿刺针管而作为一种针尖保护套,进一步的,该操作手柄可以是由一种伸缩保护套组成。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省略了连接杆,腾出的空腔让针座继续轴向延伸又增加了回血观察仓的容血体积和容血长度。不但减少组装配件、组装方便而且也不易产生操作误判。以粘结剂替换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塞,使得在装配过程中可以调整针座与操作手柄的相对位置以获得准确的莱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在穿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具有针尖保护套留置针的穿刺针管组件在撤出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座外观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针座结构示意立体剖视图。
标号说明:
1 穿刺针管 2 针座 21回血观察仓 3 透气塞 4 连接杆
5 定位塞 6操作手柄 61 锥形凹穴 62外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铭,未经张建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3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