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0882.5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桂清;王卫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寿县兆恒光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46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胡山 |
地址: | 415900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器,具体为一种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太阳能热水器。在日常生活中,家庭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有很多是人工上水,或是没有自来水,需修建一个高于太阳能热水器一米以上的水塔,操作麻烦;另外,遇到下雪或长期阴雨天就没有热水,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该热水器能自动上水,并带有增压上水功能,在下雪或长期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到设定温度。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水箱、集热管、支架、管托盘、全自动仪表,所述保温水箱底部与进出水管连接,进出水管上设有自动上水控制器,保温水箱底部还设有下排气溢流管,所述保温水箱内部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导线通过保温水箱底部的电加热器孔与全自动仪表连接,所述全自动仪表还通过导线连接自动上水控制器和水位水温探头,所述水位水温探头设置在保温水箱内。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水箱包括圆柱内胆和外壳,圆柱内胆和外壳之间为无氟聚氨酯保温层。
作为优选,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55~60mm。
作为优选,所述集热管为U型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真空层,内管外壁上覆有吸热层。
作为优选,所述集热管为U型紫晶真空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热水器能自动上水,并带有增压上水功能,在下雪或长期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到设定温度,使用更方便,更人性化;另外,提高了保温水箱的保温功能,充分利用光能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温水箱,2集热管,3支架,4管托盘,5全自动仪表,6自动上水控制器,7进出水管,8下排气溢流管,9水位水温探头,10电加热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全自动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水箱1、集热管2、支架3、管托盘4、全自动仪表5,所述保温水箱1底部与进出水管7连接,进出水管7上设有自动上水控制器6,保温水箱1底部还设有下排气溢流管8,所述保温水箱1内部设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的导线通过保温水箱1底部的电加热器孔10与全自动仪表5连接,所述全自动仪表5还通过导线连接自动上水控制器6和水位水温探头9,所述水位水温探头9设置在保温水箱1内。
所述保温水箱1包括圆柱内胆和外壳,圆柱内胆和外壳之间为无氟聚氨酯保温层。
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为55~60mm。
所述集热管2为U型管,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和内管之间形成真空层,内管外壁上覆有吸热层。
所述集热管2为U型紫晶真空管。
保温水箱的内胆由SUS食品级不锈钢经自动带水氩弧焊焊接而成,外壳采用镜面不锈钢板,经超强烤漆处理,具有航空机械强度,内、外胆之间由55~60mm无氟聚氨酯加压发泡,经恒温处理,具有超强保温效果,集热器采用优质硼硅,采用当今先进技术,特别是内管外壁上采用优质紫晶体,经十三层镀膜而成,集热能力超过一般集热管几倍。
全自动仪表5可根据用户需要设置,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仪表发出指令,控制自动上水控制器6加水到指定水位;在下雪或长期阴雨天,可用电辅助加热到设定温度,使用更方便,更人性化。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寿县兆恒光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汉寿县兆恒光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0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