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离相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0578.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25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邓连中;齐春;李国荣;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敖欢;钱成岑 |
地址: | 61002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660 mw 发电机 基座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离相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600MW级机组发电机基座采用4柱式方案非常普遍,离相从发电机基座内部穿行布置出A列。发电机基座区域的布置对离相布置方案的影响极大。母线是为基座服务的,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情况下,因为构造柱而将主厂房柱距由当前10m扩大为12m,整个主厂房长度将均增加4m,汽机房除氧间体积增加约6000m3,主厂房占地面积增加约480m2,影响整个主厂房的指标,初投资经核算也将增加约300万元。为此,需要设计一种与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匹配良好、同时满足检修维护的相关规程规范要求、又节省初投资的离相布置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离相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离相布置结构,包括母线支架、母线支架上方的发电机离相母线,发电机基座的头部、中间、尾部各布置2根发电机基座立柱,母线支架的高度为1.4-2.9米,母相相间距一致,母线从发电机的机座穿出,从发电机出线箱至主厂房A排之间的整个主母线的中心线标高一致,无上下弯头。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主母线的中心线标高为9.0米-10.5米。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主母线的中心线标高为10.35米。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母线支架的高度为2.75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离相母线升高布置的方案,改为6柱式基座,基座柱数增加,相当于支点数量增加,单柱尺寸变小,总体结构稳定性更好。
离相母线升高后,母线中心线维持在10.35m一个标高,无上下弯头,整个布置简洁,流畅。母线下方净距完全满足了检修维护通行的要求,且兼顾了汽机6kV工作段配电室维护门的布置及维护通道的畅通。同时,因为离相母线传输发电机电流,发生短路时,主回路短路电流冲击值达到约275kA,分支回路甚至达到约554kA,因此一般的离相母线下方净距仅为约1400mm,仅够人临时弯腰横穿通行,以保证大冲击电流下离相母线的动稳定,在本实用新型中,母线高度增加约一倍,经核算,其所用的离相封闭母线支持结构稍作调整,无需增加额外投资,即能够满足短路冲击电流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占用空间小,无需增加主厂房柱距,与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匹配良好,仅用5700mm宽的净距完成离相母线的布置。
(2)检修维护通行直接通过离相母线下方,非常方便。母线抬高后,其支持结构的变化无需增加额外投资,即能够满足短路冲击电流的要求。
(3)与增加主厂房柱距相比,可节约费用约300万元,经济优势较为明显。减少主厂房占地,节省整个项目的初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其中,1为母线支架,2为发电机离相母线,3为主母线的中心线标高,4为母相相间距,5为发电机基座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660MW发电机6柱式基座离相布置结构,包括母线支架1、母线支架1上方的发电机离相母线2,发电机基座的头部、中间、尾部各布置2根发电机基座立柱5,母线支架的高度为1.4-2.9米,母相相间距4一致,母线从发电机的机座穿出,从发电机出线箱至主厂房A排之间的整个主母线的中心线标高一致,无上下弯头。
所述主母线的中心线标高3为9.0米-10.5米。
所述主母线的中心线标高3优选为10.35米。
所述母线支架1的高度优选为2.75米。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离相母线升高布置的方案,改为6柱式基座,基座柱数增加,相当于支点数量增加,单柱尺寸变小,总体结构稳定性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0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