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校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0169.0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霜平;严增新;雷达;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美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N2/44;B60Q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余木兰 |
地址: | 31002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校车,适用于小学生上下学乘用的交通工具。属专用校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以前小学生上下学没有专用的校车,而是学生们各自从家里出发,步行及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去学校,还有的学生是由家长陪同或家长开小车送学生到学校,各式各样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又不统一,容易产生迟到现象,且容易发生安全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纪律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校车,为小学生上下学乘用,乘坐舒服,智能化服务不会落下孩子又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校车,包括车厢与车轮,所述车轮包括四个驱动后轮和二个方向轮,所述车厢设置有多个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下部设置有高度调节器,座椅前端设置有腿部支撑架并可调节长度,座椅坐面设置有安全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厢的进门口设置有指纹输入器。具有指纹输入功能自动发送信息给学生家长,告知安全上下车信息。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厢的驾驶室设置有人数提醒功能显示屏。上下车人数提醒功能,保证不落下一个孩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车厢的后面设置有车辆之间保持车距自动感应黄绿灯。提示后面车辆保持车距,确保校车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本实用新型的中型校车的造型和设置十分适合小学生上下学乘用,其座椅上下高度可调节,并设置有腿部支撑架可调节,乘坐舒服;设置有指纹输入器自动发送信息给家长告知学生安全信息;设置有人数提醒功能显示屏不会落下孩子;设置有车辆之间保持车距自动感应黄绿灯确保校车的安全,智能化服务具有科技含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校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座椅高度调节器、腿部支撑架和安全带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厢的进门口指纹输入器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驾驶室人数提醒功能显示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车厢后面的车辆之间保持车距自动感应黄绿灯示意图。
图中:Ⅰ车厢,Ⅱ车轮,1驱动后轮,2方向轮,3座椅,31高度调节器,32腿部支撑架,33安全带,4指纹输入器,5人数提醒功能显示屏,6保持车距自动感应黄绿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中的校车,包括车厢Ⅰ与车轮Ⅱ,车轮Ⅱ包括四个驱动后轮1和二个方向轮2,车厢Ⅰ设置有多个座椅3,座椅3下部设置有高度调节器31,座椅3前端设置有腿部支撑架32并可调节长度,座椅3坐面设置有安全带33。
本实施例中的车厢的进门口设置有指纹输入器4。具有指纹输入功能自动发送信息给学生家长,告知安全上下车信息。
本实施例中的车厢的驾驶室设置有人数提醒功能显示屏5。上下车人数提醒功能,保证不落下一个孩子。
本实施例中的车厢的后面设置有车辆之间保持车距自动感应黄绿灯6。提示后面车辆保持车距,确保校车的安全。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校车的工作过程。
本设计以中型校车的造型为出发点,参考解放汽车的“大鼻子”设计与校车做契合点,提升中国校车的形象。
座椅3的上下高度可调节,腿部支撑架32长度可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学生,保持腿部舒服支撑,座椅3坐面设置有安全带33,以保证学生的行车安全。
车厢的进门口设置有指纹输入器4,当学生将指纹输入后,输入器会自动发送信息给学生家长,告知已经安全上下车。
车厢的驾驶室设置有人数提醒功能显示屏5。上下车人数会在显示屏上显示,如果某某学生还没上车,会显示在屏上,保证不落下一个孩子。
车厢的后面设置有车辆之间保持车距自动感应黄绿灯6,当车辆之间车距超过限度时会亮起黄灯警示,提示后面车辆保持车距,正常车距时则亮起绿灯,确保校车的安全。
根据以上公开的内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实施。
本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仅限于实施例所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美术学院,未经中国美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01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