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0140.2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6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富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30 | 分类号: | B32B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前镇***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震散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吸震散压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在吸震散压体的正反两表面上设置凸柱,以达到良好的支撑性、柔软性及透气性等特性,不会有触底的感受,并可被制备成床垫、坐垫、靠垫、脚踏垫、腕垫或扶手垫等产品。
背景技术
由于凝胶具有高吸震散压的特性,所以目前常被应用于床垫或坐垫或背垫或靠垫或腕垫或脚踏垫等产品中,而目前市面上所贩售的床垫或背垫或坐垫或靠垫或背垫或腕垫等产品,皆是在一层泡棉层上覆盖一凝胶层,并将该覆盖凝胶层的泡棉层套于一密封的外套内,以便使用者躺于或靠于或坐于或脚踏于该床垫或背垫或坐垫或脚踏垫上时,能够借助凝胶层及该泡棉层来分散身体的重量,但由于该凝胶为整片式,所以是直接受力,使用者坐或靠于凝胶层上时,会有触底的下陷感受,而下陷的触底感受让使用者有不易进行翻身,导致支撑性效果不彰。
另外,为增加使用者在使用上的舒适性,业者有在片状的凝胶本体的单一表面上设置数的凸粒,先通过凸粒承受下压的力量,再将力量传导至凝胶本体,使下压的力量大部分仍集中在凝胶本体上,同样让使用者有下陷触底的感受,支撑效果仍然不佳,所以在凝胶本体上设置凸粒,主要功用皆非用来支撑及吸震散压,而是达到一种按摩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吸震散压结构,是在吸震散压体对应的两表面上皆设置有凸柱,透过两凸柱承受力量时间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缓冲吸震效果,让使用者不会有触底的感受,进而达到良好的压缩性及柔软性及支撑性。
本实用新型的吸震散压结构,由于吸震散压体两表面上的凸柱受力后会变形,进而增加整个吸震散压体的厚度,导致吸震散压体本身厚度可缩减,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可达成上述新型目的的吸震散压结构,一种吸震散压结构,包含一吸震散压体及一包覆体,该吸震散压体具有两相对应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上设置数个上凸柱,第二表面设置有数个下凸柱;该包覆体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以供吸震散压体容置,使吸震散压体定位于包覆体中。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震散压体与上凸柱及下凸柱的材质为相同,为凝胶材料、乳胶材料、硅胶、软质橡胶、软质合成胶或是软质PU 胶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物。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包覆体以织布或弹性针织布或真皮革或人造皮革的其中一种或其组合物制作而成。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震散压体的第一表面的数个上凸柱及第二表面上的数个下凸柱为对称设置或非对称设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震散压体第一表面的数个上凸柱及第二表面的数个下凸柱长度为不同。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震散压体的上凸柱表面结合一缓冲材,以增加吸震散压效果。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震散压体的下凸柱表面结合一缓冲材,以增加吸震散压效果。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震散压体的上凸柱及下凸柱表面分别结合一缓冲材,以增加吸震散压效果。
如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吸震散压体上设置数个穿孔,以达到空气对流。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震散压结构,与其他现有技术相互比较时,更具备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是在吸震散压体对应的两表面上皆设置有凸柱,通过两凸柱承受力量时间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缓冲吸震效果,让使用者不会有触底的感受,进而达到良好的压缩性及柔软性及支撑性。
2.本实用新型是由于吸震散压体两表面上的凸柱受力后会变形,进而增加整个吸震散压体的厚度,导致吸震散压体本身厚度可缩减,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的第一实施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的第一实施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的第二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的第三实施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为本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的第四实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的第五实施示意图; 以及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吸震散压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吸震散压体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上凸柱
14下凸柱 15穿孔 2包覆体 21容置空间
3缓冲材 4使用者 41臀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声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01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