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的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50027.4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9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人铨;王群;叶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37/00 | 分类号: | F02B3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涡轮 增压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涡轮增压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汽车采用了涡轮增压器结构的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实际上是一种空气压缩机,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现有技术的涡轮增压器中包括中间体、盖板和涡轮总成,涡轮总成包括涡轮轴、支撑部和涡轮等,支撑部的两端连接了涡轮轴和涡轮,并且支撑部通过孔用活塞环与中间体紧配并通过一道密封环与中间体密封,涡轮位于中间体的一端外,盖板连接在中间体的另一端,涡轮轴远离涡轮的一端通过轴套转动连接在盖板内,轴套通过一道密封环与盖板密封。因此,这种结构的涡轮总成存在以下的缺点:
1)由于随着目前发动机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汽车发动机采用的是排气再循环系统,这样,导致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增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支撑部与中间体只采用了一道密封环进行密封,在背压增大的情况下会出现密封性差的现象,从而降低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
2)同样,轴套与盖板之间也只采用了一道密封环进行密封,同样也在背压增大的情况下出现密封性差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从而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的涡轮增压器的密封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涡轮增压器的密封装置,包括盖板、中间体和涡轮总成,所述的盖板与中间体的一端连接,涡轮总成包括涡轮、涡轮轴和支撑部,所述的涡轮位于中间体的另一端外,支撑部的一端与涡轮连接,支撑部通过第一密封环转动连接在中间体内,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涡轮轴连接,所述的支撑部外圆壁上连接有两道平行的第一密封环,所述的两道第一密封环均与中间体转动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支撑部通过两道第一密封环的结构与中间体转动连接,因此,这种结构的密封性能更好,以适应较大排气背压的发动机,从而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工作效率。
作为改进,所述的涡轮轴远离涡轮的一端连接有轴套,轴套通过第二密封环转动连接在 盖板内,所述的第二密封环为两道,且平行分布,所述的两道第二密封环均与盖板转动连接。采用这种结构后,同样道理,轴套通过两道第二密封环与盖板转动连接,使轴套与盖板的配合密封性更好,进一步保证涡轮增压器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盖板;2、中间体;3、涡轮轴;4、支撑部;5、涡轮;6、第一密封环;7、轴套;8、第二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附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器的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它包括盖板1、中间体2和涡轮总成,所述的盖板1与中间体2的一端连接,涡轮总成包括涡轮5、涡轮轴3和支撑部4,所述的涡轮5位于中间体2的另一端外,支撑部4的一端与涡轮5连接,支撑部4通过第一密封环6转动连接在中间体2内,支撑部4的另一端与涡轮轴3连接。所述的支撑部4外圆壁上连接有两道平行的第一密封环6,所述的两道第一密封环6均与中间体2转动连接。
所述的涡轮轴3远离涡轮5的一端连接有轴套7,轴套7通过第二密封环8转动连接在盖板1内,所述的第二密封环8为两道,且平行分布,所述的两道第二密封环8均与盖板1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50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前盖
- 下一篇:扩口式冷却管及汽车散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