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皮带轮拔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9321.3 | 申请日: | 201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宝;侯卫山;章冬冬;冯静;赵荣莉;孙艳辉;曲丽丽;温海燕;王军;闫传新;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皮带轮 拔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的维修工具,特别是一种电机皮带轮拔出器,方便维修,保护皮带轮完好无损,尤其适用于石油工业抽油机电机的日常维修、调整。
背景技术
电动机是各行各业常用的动力设备,特别在石油工业上广泛应用于各型抽油机。维修抽油机的电机、在抽油机井改变生产参数的时候需要更换皮带轮,更换电机皮带轮更是采油工的日常工作。目前,更换电机皮带轮一般是采用整体三爪或两爪拔轮器套住旧皮带轮,再通过使用管钳和大锤将皮带轮拔下。老式皮带轮卡持工具比较粗大,不易携带,拔轮爪方向和角度不能调节仅能用于一种皮带轮的更换。有些旧皮带轮四周不是完整、均匀的,在用老式拔轮卡持工具时,因为拔轮爪方向和角度不能调节,常出现皮带轮拔刺后,皮带轮碎屑溅出伤人,掉落砸脚事故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皮带轮拔出器,解决抽油机电机更换皮带轮、调整抽油机参数、保养时操作费时、费力、不安全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机皮带轮拔出器包括圆心盘和拔轮爪,顶丝杆上设有螺纹,将顶丝杆安装在圆心盘的中心螺孔内,横杆插装在圆心盘的外壁上,在横杆上套装拔轮爪,拔轮爪可在横杆上转动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省时:在更换电机皮带轮过程中,用以前的老式工具一口抽油机3—4人一般需要1.5—2小时,而用本工具只需2个人1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安全:由于本工具可根据旧电机皮带轮的损坏情况进行调节,不仅节省不必要的工作量。更不会出现电机皮带轮碎屑溅出伤人或皮带轮掉下砸脚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操作者的安全系数。
3、使用范围广:拔轮爪的长度可以随电机皮带轮的大小改变,可使用二个拔轮爪、三个、甚至四个拔轮爪,可加工多种长度的拔轮爪,加大适用范围,实现多种用途,比如拔出电机风扇轮。在拔电机风扇轮时,只要更换拔轮爪就可轻松实现。
4、高效:本装置的顶丝杆、圆心盘、横杆和拔轮爪都是组装件,都可以单独拆卸,装在工具盒内携带,使用时组装即可。携带方便可拆卸,缩短了劳动时间,减少了操作者的体力消耗,提高了设备保养质量。保证了皮带轮的完整性,提高了采油时率,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一种电机皮带轮拔出器包括圆心盘2和拔轮爪4,顶丝杆1上设有螺纹,将顶丝杆1安装在圆心盘2的中心螺孔内,横杆3插装在圆心盘2的外壁上,在横杆3上套装拔轮爪4。圆心盘2的外壁上均匀分布三个横杆插入孔,在其中二个横杆插入孔之间还设有一个调节杆插入孔,在该孔中插入调节杆。可以根据皮带轮的大小使拔轮爪4在横杆3上移动并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几个拔轮爪4,如三个、二个甚至四个。拔轮爪4一端的套装孔与横杆3配合,另一端是卡爪,可以卡入皮带轮的下端面。顶丝杆1的下端杆体呈锥形,其上端杆体设有扳手方或者是加力杆插入孔5,可以使用扳手或者是加力杆对顶丝杆1施力。
使用时,将拔轮爪4的卡爪卡入皮带轮的下端面,用顶丝杆1的下端顶在皮带轮的中心凹窝中,根据顶丝杆1上端的设计方案,通过加力杆施力或者是扳手施力,带动皮带轮从电机轴上外移。顶丝杆1上端设计加力杆插入孔5比较好,加力杆可以同本工具同放在一个工具盒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93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盘
- 下一篇:具有过温保护功能的LED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