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路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612.7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9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坡拉;李小和;赵勇;韦随庆;廖进星;姚建伟;陈德平;刘庆辉;詹志雄;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00 | 分类号: | E01B2/00;E01B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路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路基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路基结构。
背景技术
路基是按照技术要求修筑的作为轨道或路面基础的带状构造物。它除了要承受本身的岩土自重和轨道或路面重力,还要承受列车或车辆荷载,因而,它是整个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公路或铁路的建设受到其他条件限制,必须紧邻既有桥梁等结构物通过时,如果采用普通的土质路基,会对既有桥梁等结构物产生侧向土压力,并对桥梁基础承台产生竖向压力,从而影响既有桥梁的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采用挡墙、U型槽等支挡结构收坡。第二种方法是采用桥梁跨越。然而,当采用第一种方法时,由于所述支挡结构本身的尺寸占用一定的空间且所述支挡结构会将受力传向浅层地基,影响既有桥梁等结构物的基础安全。当采用第二种方法时,由于所述桥梁的桥墩、基础尺寸等较大,且施工工艺相对复杂,紧邻既有桥梁施工,会带来施工隐患。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分体式路基结构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路基结构,占用空间小且能确保新建线路和既有结构物的安全运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路基结构,包括多节路基单元,每节路基单元包括桩板基础、路基墙和托盘,路基墙固定在桩板基础上,托盘固定在路基墙上,托盘的顶部设有挡砟槽。
具体地,挡砟槽的底面对称设有排水坡。
具体地,排水坡的坡度为4%。
具体地,托盘两侧设有多个横向贯通的泄水孔,泄水孔内设有排水管。
具体地,相邻两个泄水孔之间的距离为5~10m。
具体地,挡砟槽中依次设有防水层、保护层和道砟层。
具体地,托盘两侧还固定有人行道。
具体地,桩板基础包括承载板和多根基桩,承载板设于多根基桩上方且与多根基桩为一体式结构,承载板的底面位于地面下。
具体地,相邻两根桩基的间距大于3m。
具体地,相邻两节路基单元之间设有伸缩缝,伸缩缝的缝宽为2~5cm,伸缩缝内设有沥青麻筋层或防水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路基结构为桩板基础、路基墙和托盘的组合形式,因而,该组合形式占用空间小,且施工时,本实用新型的路基结构可悬空跨越与之邻近的构筑物,既可以承受轨道或路面荷载,又能使荷载有效向地基深部传递,从而,合理规避了相邻构筑物之间施工期间及后期运营的相互干扰,进而,不仅确保了新建铁路路基的施工和运营安全问题,而且,保证了既有构筑物及其基础安全。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路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体式路基结构与既有桥墩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分体式路基结构包括多节路基单元,每节路基单元的长度为10~20m,相邻两节路基单元之间设有伸缩缝,伸缩缝的缝宽为5cm,伸缩缝14内还设有沥青麻筋层或防水层。
每节路基单元包括桩板基础10、路基墙13、托盘14和人行道19。桩板基础10具体包括承载板12和多根基桩11,承载板12设于多根基桩11上方且与多根基桩11为一体式结构,承载板12的底面一般位于地面Z-Z以下。具体地,基桩11采用C30以上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桩11的直径大于等于1m,相邻两根桩基11的间距L一般大于3m,基桩11的顶部伸入承载板12内的长度为0.5~1m。承载板12采用C30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浇筑。
路基墙13固定在承载板12上,托盘14固定在路基墙13上,托盘14的顶面设有挡砟槽15。挡砟槽15的底面对称设有排水坡16,且排水坡16的坡度为4%。托盘14两侧设有多个横向贯通的泄水孔17,相邻两个泄水孔17之间的距离为5~10m,且泄水孔17内设有PVC排水管。另外,挡砟槽15中依次设有防水层(未图示)、保护层(未图示)和道砟层18。具体地,路基墙13采用C30以上素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浇筑。托盘14采用C30以上钢筋混凝土浇筑,底板厚度为0.3~0.6m,高度高出砟脚0.3m。
人行道19固定在托盘14的两侧。人形道板、支架和栏杆的材质和施工方法与普通桥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66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智能破暗冰装置
- 下一篇:用于长网多缸造纸机上的网部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