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081.1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8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段文江;梁世华;张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绿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3 | 分类号: | C02F1/46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3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电 絮凝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絮凝技术是在外电压的作用下,利用可溶性阳极(通常为铁阳极或铝阳极)产生的阳离子在溶解中水解、聚合生成一系列多核羟基络合物和氢氧化物,作为絮凝剂而起到絮凝作用。电絮凝装置在废水处理领域已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一些难降解化工废水的预处理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常规电絮凝装置存在配套的辅助设施多、运行管理不方便、极板消耗量大、电量消耗高以及絮凝效果差等问题,限制了该装置在废水处理领域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状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功能集成好、运行管理方便、极板消耗量少、电量消耗低、絮凝效果好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结构是由调酸加药区、电解反应区、稳定脱气区、中和加药区和沉淀区通过管道顺序相连接组成,所述的调酸加药区、电解反应区、稳定脱气区和中和加药区内底部位置分别设置穿孔曝气管。
所述的电解反应区内的穿孔曝气管上方安装极板,极板安装间距为1~5cm;极板通过铜牌与直流电源相连接。
所述的极板材质为碳钢、铸铁或铝。
所述的稳定脱气区内设回流泵,回流泵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电解反应区的进口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科学、自动化程度高、极板消耗少、电量消耗低、絮凝效果好和处理费用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酸加药区,2、电解反应区,3、稳定脱气区,4、中和加药区,5、沉淀区,6、穿孔曝气管,7、极板,8、铜牌,9、直流电源,10、回流泵。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水电絮凝处理装置,结构是由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中和加药区4和沉淀区5通过管道顺序相连接组成,所述的调酸加药区1、电解反应区2、稳定脱气区3和中和加药区4内底部位置分别设置穿孔曝气管6。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设备均采用穿孔曝气管搅拌,一方面节省了动力搅拌设备的高昂投资,另一方面有效避免了动力设备损坏维修妨碍设备运行,实现了省投资和免维护的高效统一。
所述的电解反应区2内的穿孔曝气管6上方安装极板7,极板7安装间距为1~5cm;极板7通过铜牌8与直流电源9相连接。
所述的极板7材质为碳钢、铸铁或铝。
所述的稳定脱气区3内设回流泵10,回流泵10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电解反应区2的进口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需要处理的废水进入调酸加药区1,在调酸加药区1内经穿孔曝气管6搅拌;向废水中加入硫酸或盐酸,调节废水pH至5.5~6.0,同时向废水中加入150~200mg/L的硫酸亚铁,投加硫酸亚铁一方面通过外源补充亚铁离子减少了极板7消耗,另一方面通过增大废水电导率,降低了电解过程的电量消耗,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调酸加药区1出水通过管道进入电解反应区2,外电压作用于极板7,从而起到絮凝作用;极板7缝隙间底部安装穿孔曝气管6,使气流及时冲刷极板上附着的污物。电解反应区2出水进入稳定脱气区3,稳定脱气区3内废水经穿孔曝气管6搅拌,强化电解后续反应;稳定区内3的回流泵10,将废水回流至电解反应区2的前端,回流比为80~150%。稳定脱气区3出水进入中和加药区4,中和加药区4内经穿孔曝气管6搅拌,向区内投加50~100mg/L的絮凝剂聚合氯化铝,再向区内投加石灰或液碱,调节废水pH至7.0~7.5,然后再向废水中投加助凝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1~2mg/L。中和加药区4出水进入沉淀区5,实现泥水分离,沉淀区5溢流液即为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绿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绿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60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提高纳滤出水量的装置
- 下一篇:光催化水处理装置以及光电催化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