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挖钻机用捞砂钻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6050.6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于俊海;李建坤;付文静;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7/00 | 分类号: | E21B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12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机 用捞砂钻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挖钻机用捞砂钻斗装置,属于旋挖钻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旋挖钻机工作时一般首先通过截齿筒钻环切岩石,然后用截齿捞砂钻斗破碎取出。如图1所示为截齿筒钻,旋挖钻机常用的入岩钻具通常为截齿筒钻,包括钻具筒体1,钻具筒体1的一端设有截齿2,这种截齿筒钻当遇到硬地层时截齿2损耗较大。
如图2所示为双底截齿捞砂钻斗,包括钻具筒体1,所述钻具筒体1的一端的底部设有安装底板11,安装底板11上固定有两个第一齿架3,每个第一齿架3上安装有若干截齿2,若干截齿2沿第一齿架3成一条直线排列,所述两个第一齿架3之间靠近筒体1圆心的位置设有中心齿架9,所述中心齿架9上安装有若干个定位齿10,双底截齿捞砂钻斗在旋挖时能够大量的从地下取出岩石,但其中心定位齿10产生的钻进阻力大,使得钻进效率低下,并且截齿2的直线布齿切削顺序不好,切削阻力加大。
入岩施工时,通常需将截齿筒钻与双底截齿捞砂钻斗交替使用,先用截齿筒钻环切岩石,然后再用双底截齿捞砂钻斗破碎取出,由于经常进行钻具的更换,造成施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减少钻齿损耗、降低钻斗钻进阻力、大大地提高岩石钻进效率的旋挖钻机用捞砂钻斗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挖钻机用捞砂钻斗装置,包括筒钻,所述筒钻包括钻具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沿钻具筒体的外圆周方向设有若干板齿,所述钻具筒体的内部设有双底截齿捞砂钻斗。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双底截齿捞砂钻斗包括安装底板,所述每个安装底板上设有若干个截齿。
进一步改进:沿钻具筒体的直径方向设有两个第二齿架,所述每个第二齿架与安装底板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齿架沿筒体的中心对称设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第二齿架的一端设在靠近钻具筒体中心的位置,另一端设在靠近钻具筒体内壁的位置。
进一步改进:所述若干个截齿的齿端相对于安装底板上的距离自第二齿架靠近筒体中心位置的一端向第二齿架靠近钻具筒体内壁的位置呈阶梯状逐渐增加。
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底板上靠近筒体的一侧设有用于开启安装底板的钻斗开启机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将入岩筒钻与双底截齿捞砂钻斗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达到“一机两用,事半功倍”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岩石破碎方式,传统筒钻上的截齿用板齿代替,以切削原理进行设计和布齿,不仅钻具使用效率高,且质量故障率低,使用寿命强。通过以上改进,可以提高施工效率30%,降低钻齿损耗20%,节省燃油2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背景技术中截齿筒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背景技术中双底截齿捞砂钻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附图5为本使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中:1-钻具筒体;2-截齿;3-第一齿架;4-板齿;5-第二齿架;6-双底截齿捞砂钻斗;7-连接机构;8-钻斗开启机构;9-中心齿架;10-定位齿;11-安装底板;12-筒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旋挖钻机用捞砂钻斗装置,包括筒钻12,所述筒钻12包括钻具筒体1,所述钻具筒体1的内部设有双底截齿捞砂钻斗6,所述筒体1的底部沿钻具筒体1的外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若干板齿4。
所述双底截齿捞砂钻斗6包括安装底板11,所述安装底板11通过连接机构7固定在钻具筒体1内部;
沿钻具筒体1的直径方向设有两个第二齿架5,所述每个第二齿架5与安装底板11固定连接,两个第二齿架5沿筒体1的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两个第二齿架5的一端设在靠近钻具筒体1中心的位置,另一端设在靠近钻具筒体1内壁的位置;
所述每个安装底板11上设有若干个截齿2,所述若干个截齿2的齿端相对于安装底板11上的距离自第二齿架5靠近筒体1中心位置的一端向第二齿架5靠近钻具筒体1内壁的位置呈阶梯状逐渐增加。
所述安装底板11上靠近筒体1的一侧设有用于开启安装底板11的钻斗开启机构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60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稠油井筒举升降粘模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平井钻具震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