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线机组2#剪前防轧件扭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45973.X | 申请日: | 2012-10-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范厚军;柴鸿魁;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B21B39/14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新科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65107 | 代理人: | 白志斌 |
| 地址: | 830022 新疆维吾***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组 剪前防 轧件 扭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行业采用的预穿水技术,属于轧钢棒材机组生产轧件的附助装置,特别是一种棒线机组2#剪前防轧件扭转装置。
背景技术
有的轧钢厂棒材机组采用多线轧制工艺,在中轧10#轧机和精轧前2#飞剪之间有13段电机传动的辊道,辊道共长15.6米,按照工艺规程要求,中轧最后一道次10#轧机采用矩形孔型,在轧制过程中由于10#轧机进口导卫或者轧槽磨损会造成轧件变形,轧件在长距离运行过程中会出现扭转现象,造成2#剪剪切时堆钢和11#轧机无法正常咬入堆钢的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线机组2#剪前防轧件扭转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在生产中可以将轧件头部校直,避免轧件在辊道运行过程中出现扭转,防止轧机冲击顶盖造成轧件跑条事故,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棒线机组2#剪前防轧件扭转装置,包括电机传动的辊道上安装着与传动托辊相配合的溜槽,在溜槽内入口段的底面上设置着向上倾斜的下引板,在溜槽内出口段的顶面上设置着向下倾斜的上挡板,其中下引板背面的两端分别设置着横向铰接轴孔,下引板的下端铰接在溜槽进口端的下部,下引板的上端铰接轴孔与通过溜槽两侧壁上的销孔安装的固定销相配合,向下倾斜的上挡板其上端和两侧边分别与溜槽的顶面和两侧壁相固接。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辊道进口3米处和距离出口5米处各安装防轧件扭转装置,目的是让轧件在这段辊道内运行时形成两个小弧度的波浪,并通过引板对轧件进行扶持,保证轧件在辊道内运行期间不会发生扭转现象,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2#剪前防轧件扭转装置结构简单,由上、下两个引板组成,下引板将轧件头部校直,上引板在下引板后面,防止轧机冲击顶盖造成轧件跑条事故。考虑到冲击和摩擦造成引板变形,所以引板由插销进行固定,以便于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效果:
1、 轧件在长距离辊道内运行稳定,保证了2#剪剪切和11#轧机的要求条件。
2、 轧件通过装置的有效扶持,保证轧件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扭转。
3、 本结构改造费用较少,可以在现有的设备上进行改造。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在生产中实现了将轧件头部校直,避免轧件在辊道运行过程中出现扭转,防止了轧机冲击顶盖造成轧件跑条事故,保证了生产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打开保护罩的溜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盖上保护罩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固定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棒线机组2#剪前防轧件扭转装置,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包括电机传动的辊道上安装着与传动托辊相配合的溜槽1,在溜槽1内入口段的底面上设置着向上倾斜的下引板2,在溜槽1内出口段的顶面上设置着向下倾斜的上挡板3,其中下引板2背面的两端分别设置着横向铰接轴孔,下引板2的下端铰接在溜槽1进口端的下部,下引板2的上端铰接轴孔与通过溜槽1两侧壁上的销孔安装的固定销4相配合,向下倾斜的上挡板3其上端和两侧边分别与溜槽1的顶面和两侧壁相固接。上挡板3的下端设置着向上弯曲的折边5,固装在溜槽1内的上挡板的折边5与溜槽1的底面平行。在固定销4销轴的一端设置着拉环,另一端的销轴上设置着销孔。下引板2与溜槽1底面的夹角为15°—18°,上挡板3与溜槽1顶面夹角为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5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模板开起装置
- 下一篇:背负式喷雾器背带的活动式带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