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5946.2 | 申请日: | 201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9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路海燕;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海燕 |
主分类号: | A63C17/12 | 分类号: | A63C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43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滑板 轮毂 布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滑板当属时下热门产品,人们对电动滑板外形和功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进而对其性能、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作为核心部件,电动轮毂的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滑板的运行。
当前市场出现的电动滑板,多采用单层板面,电路系统设置于板面的底部,体积较大,电动滑板运行中遇路面不平等现象,易出现托底现象,不易保护电路系统;电动滑板采用电动轮毂,通常由无刷电机和轮毂构成,现有无刷电机和轮毂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高,影响电动滑板的整体灵活度和轻便性。
无刷电机的电机线通常为一股线束从电机轴中引出,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采用双向出轴的内转子式无刷电机,无刷电机两端分别套接轮毂壳体,电机轴与轮毂壳体固定连接,电机轴的转动带动轮毂壳体转动;由于电机线不可能穿越高速转动的轮毂壳体或轮毂端盖,故不能采用此种出线方式。如果电机线由电机端盖引出,电机线同样必须绕开高速转动的轮毂壳体或轮毂端盖。
故需提出新的布线方式,将电机线进行合理布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设计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电动轮毂具优异性能,布线简便、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电机为双向出轴的内转子式无刷电机,电机两端分别对称套接轮毂壳体,电机轴与轮毂壳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电机定子两端设置电机端盖,电机定子与轮毂壳体之间设置轴承;所述电机端盖设置供电机线引出的出线孔,所述电机定子设置走线槽,走线槽槽沿经过轴承与电机定子的贴合面;支架主梁旋转固定连接于板体底壳,支架副梁固定连接电机;所述支架设置内部走线通道,走线通道入口与走线槽相通,走线通道出口与板体底壳穿线孔相通;电机线由出线孔穿出,依次经走线槽和支架走线通道,由穿线孔顺入板体内部;所述电机定子外周设置电机外壳,电机外壳两端设置电机端盖,电机外壳与轮毂壳体之间设置轴承,所述电机外壳设置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设置于电机端盖与轴承之间,电机外壳设置走线槽,走线槽槽沿经过轴承与电机外壳的贴合面,或出线孔设置于电机外壳的支架副梁安装处,电机线由出线孔穿出后,直接顺入支架走线通道;所述出线孔根据电机线的数量及直径设置为相应宽度的单个开孔或多个开孔,所述走线槽设置为相应宽度的单槽或多槽;所述走线槽设置为直线状、螺旋状或曲线状;所述出线孔设置于电机定子的支架副梁安装处,电机线由出线孔穿出后,直接顺入支架走线通道;所述支架副梁设置走线通道入口,支架主梁设置走线通道出口,主梁段走线通道、副梁段走线通道设置为直线状;所述主梁段走线通道与板体垂直设置,所述副梁段走线通道与支架主梁段通道形成一钝角或一直角;所述支架副梁设置圆环状结构,套装于电机定子外周或电机外壳外周;所述穿线孔设置为弧形,支架旋转过程中,穿入穿线孔的一段电机线随支架主梁作圆弧轨迹摆动;所述支架设置外部走线槽;所述走线槽设置盖板,槽体与盖板卡合固定连接;所述槽体设置内凹式卡孔,所述盖板设置与所述卡孔相适配的卡扣;所述轮毂壳体为锥体,轮毂壳体外周包覆轮胎。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滑板的电动轮毂及布线结构,由无刷电机和轮毂构成,电机线经电机出线孔引出后,经由电机外周设置的走线槽顺入支架走线通道,或由出线孔直接顺入支架走线通道,经由支架走线通道顺入板体,保证了电动滑板电动轮毂的安全出线及布线,结构设计科学合理,无繁冗、外露连接线,走线井然有序;电动轮毂体积小、重量轻,电动滑板整体外观简约美观,灵活轻便。
2、电机定子两端设置电机端盖,电机定子外周直接设置轮毂壳体,省去了电机外壳,简化制作流程,节省原材料,并能够减小电机尺寸,节省安装空间。
3、为了便于出线及更好的保护电机性能,在电机端盖设出线孔,选择电机端盖与电机定子的接触段,电机定子设置走线槽,走线槽槽沿经过轴承与电机定子的贴合面,这种设置对轴承的安装位置没有特别要求,不影响轴承安装;电机线由出线孔引出后,经由走线槽顺入支架,走线安全可靠。
4、为了便于布线,在不影响电机性能的情况下,可以在电机定子的支架副梁安装处设置出线孔,电机线经出线孔引出后可直接顺入支架,无需另设线槽、通道,并且电机线不会与电机周边的其它装置相接触,减少制作工序的同时,布线简捷、安全。
5、支架内部走线通道的设计,能够避免电机线的外露,有效保护电机线的安全,并能够提升车辆的整体美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海燕,未经路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59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