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程补偿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45544.2 | 申请日: | 2012-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7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谢庆年;赖玉龙;郑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25/12 | 分类号: | F16D25/12;F16K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冯梦洪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程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传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程补偿阀,其主要用于汽车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一般是由离合器踏板、离合器主缸、工作缸、分离叉、分离轴承和管路系统组成。为了使离合器分离彻底,必须要求离合器主缸有足够的压强和流量。压强决定了离合器分离所需要的力,流量决定了工作缸使离合器彻底分离所需要的行程。加大离合器主缸的缸径可以增大流量,但是为了保证压强,施加到离合器踏板的力也必须相应的增加。加大主缸的有效行程,也可以增大流量,但是离合器踏板要相应的增大行程。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在不增加踏板力的条件下使离合器彻底分离时的踏板行程减小的行程补偿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种行程补偿阀,其包括阀体、第一油管接头、带排气孔的第一排气螺钉、第一弹簧、第一钢珠、第一钢珠座、第二油管接头、带排气孔的第二排气螺钉、第二弹簧、第二钢珠、第二钢珠座;阀体内有上腔、下腔、左腔、右腔,第一油管接头、第一排气螺钉、第二油管接头、第二排气螺钉分别螺纹地连接到阀体的上腔、左腔、下腔、右腔,左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上腔的前部,下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左腔的前部,右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下腔的前部,上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右腔的前部;行程补偿阀通过第一油管接头连接到离合器主缸并通过第二油管接头连接到离合器工作缸;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到第一排气螺钉且另一端连接第一钢珠座,第一钢珠固定在第一钢珠座上并封闭左腔的顶端,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到第二排气螺钉且另一端连接第二钢珠座,第二钢珠固定在第二钢珠座上并封闭右腔的顶端。
通过第一弹簧压紧第一钢珠和第二弹簧压紧第二钢珠来堵塞阀体内的油路,使离合器工作缸中存有一定的液压油,所以当给踏板施加力时,残余的液压油起到了流量补偿的效果,从而在不增加踏板力的条件下使离合器彻底分离时的踏板行程减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程补偿阀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程补偿阀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a是当给踏板施加力时汽车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3b是当给踏板施加力时行程补偿阀实质工作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当松开踏板时汽车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4b是当松开踏板时行程补偿阀实质工作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最终状态时汽车液压式离合器操纵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这种行程补偿阀,其包括阀体13、第一油管接头A、带排气孔7的第一排气螺钉1、第一弹簧2、第一钢珠3、第一钢珠座12、第二油管接头B、带排气孔7的第二排气螺钉6、第二弹簧5、第二钢珠4、第二钢珠座14;阀体13内有上腔C、下腔D、左腔E、右腔F,第一油管接头、第一排气螺钉、第二油管接头、第二排气螺钉分别螺纹地连接到阀体的上腔、左腔、下腔、右腔,左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上腔的前部,下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左腔的前部,右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下腔的前部,上腔的顶端径向地插入右腔的前部;行程补偿阀通过第一油管接头连接到离合器主缸15并通过第二油管接头连接到离合器工作缸16;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到第一排气螺钉且另一端连接第一钢珠座,第一钢珠固定在第一钢珠座上并封闭左腔的顶端,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到第二排气螺钉且另一端连接第二钢珠座,第二钢珠固定在第二钢珠座上并封闭右腔的顶端。
通过第一弹簧压紧第一钢珠和第二弹簧压紧第二钢珠来堵塞阀体内的油路,使离合器工作缸中存有一定的液压油,所以当给踏板施加力时,残余的液压油起到了流量补偿的效果,从而在不增加踏板力的条件下使离合器彻底分离时的踏板行程减小。
优选地,第一钢珠座12设有固定第一钢珠3的第一凹坑,第二钢珠座14设有固定第二钢珠4的第二凹坑。
本行程补偿阀的工作原理如下:
(1)初次安装该阀至油路时,阀体中会残留有空气。由于空气有较高的压缩比,应排除阀内的空气。旋转松开第一、第二排气螺钉,使螺钉上的排气孔与大气相通。推动踏板8,让液压油充满阀体,排出阀体内空气。空气全部排出后,拧紧第一、第二排气螺钉至图2所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55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成品板翘曲的电路板的制备方法及其电路板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电路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