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站仪的平面反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5246.3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叶星;陈杨;葛永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G01B11/24;G01B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站仪 平面 反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的配套装置,尤其指一种全站仪的平面反射装置。
背景技术
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测量仪器,它建立在激光经纬仪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反射信号得出空间各点间相对的三维尺寸数据,从而利用这些三维数据对各项工程产品的尺寸进行控制。在三维测量过程当中最为经济有效的测量模式便是无棱镜反射板模式,但该模式需要人工定点贴置反射板,目前常用反射装置有:平面反射板、拐角反射板、隐蔽杆、坡口反射板以及四角不规则菱形平面反射板固定架、另外搬迁站点时所需的回转反射靶。
现有的平面反射板包括反射板及固定架,但是其不适用于板材直边(含坡口)和线型板材合拢口(含坡口);在测量板角(单边含坡口)时需辅助工具。即在测量时,将反射板固定于固定架上,然后将固定架移至板材边沿,并使板材边沿与反射板表面相紧贴,再用钢尺作为辅助工具,将钢尺平放,使钢尺表面紧贴板材表面,并将钢尺沿板材表面向反射板平移,直至钢尺端面接触到反射板,这样才可以测量所测点的三维坐标。使用现有的平面反射板进行测量,操作麻烦,且容易产生测量误差,因此其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的一种全站仪的平面反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全站仪的平面反射装置,包括反射板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正面贴有反射膜,本反射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边通过水平放置的转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在位于支撑板上方的反射板上固定有定位板,当所述支撑板向上摆动至支撑板的底面与反射板竖向平面的夹角为90°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定位板的下表面支撑在一起,所述支撑板向上摆动至90°的最大位置时,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反射膜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反射板能上下移动地插置于固定架的插槽中。
作为改进,所述反射板的一侧边上向贴有反光膜一面的方向延伸有凸出的挡边,在所述的固定架上挡边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挡边相适配的挡边槽,当反射板插置于固定架时,所述挡边能上下移动地插置于挡边槽中。
作为改进,所述挡边与反射板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0°。
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架能吸附于被测铁板上的磁铁,所述磁铁为永久磁铁。
作为改进,所述反射膜的粘贴范围为在反射板正面无挡边一端,以转轴轴线在反光板上的投影和反射板端线交点为圆心,以上述交点至上端面距离为半径的半圆。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板一边通过水平放置的转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具体结构为,所述反射板的背面设置有转轴座,所述转轴能转动地置于转轴座中。
作为改进,所述反射板的厚度可为1mm,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厚度可以更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射板正面贴有反射膜,本反射装置还包括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边通过水平放置的转轴能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反射板的背面上,在位于支撑板上方的反射板上固定有定位板,当所述支撑板向上摆动至支撑板的底面与反射板竖向平面的夹角为90°时,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与定位板的下表面支撑在一起,所述支撑板向上摆动至90°的最大位置时,所述支撑板的底面与反射膜的水平中心线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反射板能上下移动地插置于固定架的插槽中。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测量时,打开支撑板搭靠于所测铁板上能有效帮助反射板定位,继而缩短了摆放反射板的时间,从原来需要一到两分钟时间而缩短至10~20秒以内,大幅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装置不仅测量方便,而且通过支撑板其测量精度也更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反射装置是一种非常实用产品,值得普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图1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图1在去掉固定架后侧面投影图;
图4是图3中I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固定架的俯视图;
图6是将反射装置置于被测铁板上的结构立体图;
图7是图6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正和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5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滑球头的拐杖
- 下一篇:刹车调整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