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转换功能的复合智能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5186.5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宁中;陈成怡;陈伟钧;邝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转换 功能 复合 智能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识别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转换功能的智能卡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手机话费价格下跌,以及低成本多功能的手机终端推出市场,人们开始抛弃了公用电话的使用而转向使用功能强大的手机终端,公用电话终端市场再度被冷落。运营商对于公话终端的推广,开始转向了针对不能携带个人手机终端的特定市场——校园和部队。
现时运营商在校园/部队公话推广,提供给用户实现通话功能的产品主要是接触式或非接触式的IC卡或UIM/SIM大卡(ID-1型识别卡),两种卡各有优缺点,如:
使用IC卡,虽然方便整合其它校园/部队的一卡通业务,但只能通过预绑定亲情号码方式提供公话功能,既提高了运营商工作量(管理亲情号码),又不能向用户提供灵活的电话外呼功能,较大程度限制了用户的使用;
使用UIM/SIM大卡,虽然给用户解决了电话外呼功能的灵活性,却给一卡通业务的整合带来一定限制;而且,由于现行移动手机通常只支持UIM/SIM小卡(ID-000型识别卡),因此用户在校园/部队之外的地方无法使用原UIM/SIM大卡的号码与亲友联系,非常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转换功能的复合智能卡,让用户只用一张手机卡实现除了可以在手机上直接使用之外,还可以在插卡式无线公话使用,同时也可以应用刷卡考勤、刷卡消费等一卡通业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转换功能的复合智能卡,包括智能卡卡体1,所述智能卡卡体1包括IC芯片11及其触点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座2和线圈3;所述卡座2与所述IC芯片11电连接,并通过所述IC芯片11控制与所述触点12连接;所述线圈3与所述IC芯片11电连接,所述线圈3接收电磁感应信号后触发所述IC芯片11工作,并切断所述卡座2与所述触点12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卡座2设有保护盖4。
优选的,智能卡卡体1符合ID-1型识别卡尺寸要求。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将手机卡插在所述复合智能卡的卡座(2)上,插卡式无线公话通过读取所述触点(12)的手机卡信息,启用无线通信业务;所述IC芯片(11)通过所述线圈(3)接收的电磁信号触发,启用所述IC芯片(11)工作;这样,一方面可方便手机SIM/UIM卡在无线公话或手机上使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应用刷卡考勤、刷卡消费等一卡通业务,满足实际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卡座保护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阐述。
实施例
本实施中以SIM卡应用举例说明。
如图1所示,在实际应用时,SIM卡插入所述卡座2;此时,因为所述卡座2与所述IC芯片11电连接,并通过所述IC芯片11控制与所述触点12连接,所以实际当所述智能复合卡插入插卡式无线公话时,无线公话的读卡装置通过所述触点12可以读取SIM卡信息,从而启用无线通信业务。
如图1所示,在用户使用所智能复合卡进行刷卡操作时,所述线圈3接收电磁感应信号后触发所述IC芯片11工作,并切断所述卡座2与所述触点12的连接,所述IC芯片进一步处理刷卡操作,从而完成一卡通业务。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卡座2设有保护盖4,防止SIM卡脱落和受外力损伤。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进行等效更改或变化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5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