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齿用的内环齿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4941.8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特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齿用 内环 齿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特别涉及变速箱里的插齿用的内环齿齿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变速箱里使用的内环齿齿轮,齿轮端面均是平面结构,并以整个端面作为定位面。而内条形齿在加工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内插齿定位的时候,内条形齿的齿端面容易产生向外的翻边毛刺,由于齿端面和轴孔端面在一个平面上,使得在内插齿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容易冒出作为定位面的齿轮端面,去毛刺的时候亦容易损伤该齿轮端面,而定位面的不平整会使齿轮的后序加工产生较大的加工误差,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作插齿用,且不易损伤定位面的内环齿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插齿用的内环齿齿轮,具有齿轮本体(1),在齿轮本体(1)的轴心设有轴孔(3),并在齿轮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内环齿(2),所述齿轮本体(1)的一个端面为平面,另一个端面呈台阶状,分为第一端面(1a)和第二端面(1b),所述第一端面(1a)在第二端面(1b)的内侧,第一端面(1a)与内条形齿(2)的对应端平齐,并且第一端面(1a)高于第二端面(1b)。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内环齿端面和定位面区分开,并以齿体端面上较低的第二端面作为定位面,在不影响齿加工的情况下,既有利于保护作为定位面的第二端面不受损伤,也有利于去除内插齿所产生的向外翻边毛刺。当毛刺比较大块时,由于内环齿端面所在的第一端面高于作为定位面的第二端面,采用辅助工具去除毛刺时,不易伤及作为定位面的第二端面;当毛刺比较小块时,采用抛丸工艺去除毛刺,也不会对作为定位面的第二端面造成损伤,这样有效地保护了作为定位面的第二端面的平整度,保证了后序加工的定位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端面(1a)与第二端面(1b)之间的高度差为0.1-0.3mm。该高度差足以将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区分开,使得后序加工和两个端面的处理也不会相互干涉。
作为优选,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情况,所述第一端面(1a)与第二端面(1b)之间的高差为0.2mm。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端面(1b)与齿轮本体(1)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锥面过渡,该锥面的锥度为45°。以上结构去掉端面棱角可减少应力作用,同时也起到美观的作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廉,能有效保护作为定位面的第二端面的平整度,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插齿用的内环齿齿轮,具有齿轮本体1,在齿轮本体1的轴心设有轴孔3,并在齿轮本体1的内壁上一体形成有内环齿2。所述齿轮本体1的一个端面为平面,另一个端面呈台阶状,分为第一端面1a和第二端面1b,且第一端面1a在第二端面1b的内侧,这样就使第一端面1a与第二端面1b区分开,并以第二端面1b为定位面,在不影响齿加工的情况下,既有利于保护作为定位面的第二端面1b不受损伤,也有利于去除插齿所产生的向外翻边毛刺。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端面1a与内条形齿2的对应端平齐,并且第一端面1a比第二端面1b高0.1-0.3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0.2mm,该高度差足以将第一端面1a与第二端面1b区分开,使得后序加工和两个端面的处理也不会相互干涉。所述第二端面1b与齿轮本体1的外圆周面之间通过45°角的锥面过渡,该结构去掉端面棱角可减少应力作用,同时也起到美观的作用。作为同等替换条件,结合所使用齿轮的材质和加工长度,以及加工条件的具体情况,内环齿的第一端面1a与第二端面1b的高度差可进行调整,本方案不具有唯一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特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特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