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限制嵌件杆外移的微型夹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44845.3 | 申请日: | 2012-10-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2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亚虹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4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制 嵌件杆外移 微型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限制嵌件杆外移的微型夹具,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微型滑块的型芯部的螺纹嵌件的螺纹杆的固定。
背景技术
通常在塑料模具的小型滑块上放置螺纹嵌件,由于滑块在移动中会使螺纹嵌件发生轴向的外移,导致注塑成品件的螺纹嵌件端面飞边等不良。
在没有使用微型夹具前因滑块的移动而使得螺纹嵌件杆发生外移和窜动致使在注塑加工中的不良率在40%-50%。同时会浪费大量的无效加工工时和嵌件成本。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和减少不良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让嵌件在装配过程中,产生滑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限制嵌件杆外移的微型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主体,夹具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夹具主体之间形成间隙,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的端部之间形成可夹持嵌件的夹持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夹具主体上设有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一次性安装在模块里的,不需要拆卸所以不影响模具的安装。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加入了微型夹具,消除了窜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100%控制了嵌件的外移,不良品也从原来的40%-50%降低到0%,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能限制嵌件外移的微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嵌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配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限制嵌件杆外移的微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夹具主体11,夹具主体1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与夹具主体11之间形成间隙,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的端部之间形成可夹持嵌件3的夹持结构。夹具主体11上开有螺栓孔14。
本实用新型采用65M弹簧钢材料,安装时,如图4所示,在主件2中开一个槽,槽的方向与所要插入的插销方向垂直,将嵌件3插入主件2中后,将微型夹具1插入主件2中的槽中,起到对嵌件3限位的作用,然后再插入插销即完成装配。
经测试结果证明,在使用中,装入微型夹具1需要20N的力,装入嵌件3固定后轴向移动力为10N,因此可以使嵌件3的端面贴紧模芯有了方向上的依据有效的防止螺纹嵌件3的外移。微型夹具1是一次性安装在模块里的,不需要拆卸所以不影响模具的安装。
比较使用本实用新型前后:使用前,不需要预处理,装配时间为每件3-5秒,产品合格率低,不良品率为40%-50%,报废率高;使用后,本实用新型为内部镶嵌无需拆卸,装配时间为每件4-6秒,产品合格率达100%。可见,使用本实用新型后,装配时间增加了平均约2秒/件,但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是原工艺无法与之相比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亚虹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亚虹模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8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器叶轮曲面端面外观损伤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氧氮分析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