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4610.4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0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培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接口 保护 电路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耳机接口一般多用于音箱、电脑终端等个人消费品上作为音频模拟信号的输出接口,其直径一般有2.5毫米、3.5毫米、6.5毫米等规格,其中3.5毫米最为常用。耳机插头一般有三个金属触点,相邻金属触点之间由两圈绝缘物作为电气隔离,耳机插口内的各金属触点排列顺序是与耳机插头相对应的。
由于耳机插口体积小,占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面积也较小,其使用范围并不局限于音频输出。耳机插头金属触点的数量和每个金属触点传输的信号都可以重新定义,例如在机顶盒中,使用耳机接口来进行数字信号的双向或单向通信。耳机接口作为一种通用的接口,使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耳机接口热插拔时出现的短路问题,可以使用专用的隔离芯片,但这种芯片电路复杂,且成本高,不易于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及相关设备,可以简单实现对耳机接口热插拔时的保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包括:上拉电阻R1、限流电阻R2、上拉电阻R3、三极管Q1,其中: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2连接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1和所述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1和所述上拉电阻R3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1或所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1与耳机接口连接。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所述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包括:上拉电阻R1、限流电阻R2、上拉电阻R3、三极管Q1,其中:
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所述限流电阻R2连接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1和所述上拉电阻R1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
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1和所述上拉电阻R3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1与耳机接口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1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1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1与耳机接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4、上拉电阻R5、三极管Q2,其中: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2;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2和所述上拉电阻R5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
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2或所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2与耳机接口连接。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所述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包括:电阻R4、上拉电阻R5、三极管Q2,其中:
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2;
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2和所述上拉电阻R5的一端,所述上拉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
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2与耳机接口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接口 Output_2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处理单元连接。
其中,所述信号输入接口Input_2与所述终端设备的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所述信号输出接口Output_2与耳机接口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接口的保护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有效的保护了耳机接口热插拔时的数字信号传输,避免了耳机接口热插拔时出现短路而给用户带来的危害和损失,可以明显改善机器性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6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警示标志的车载充气泵
- 下一篇:双环复合型杯形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