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4124.2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英;谭程峰;钟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艾炜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邓猛烈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光源 驱动 电路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驱动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电视设置有背光源,背光源可以为发光二极管(LED)或冷阴极荧光灯管(CCFL)。现有的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板为一块单板,单板上面设置有驱动电路和FPC连接器,FPC连接器用于与液晶显示电视的背光源输入接口连接。为适应不同类型的液晶显示电视,比如超薄、高亮液晶显示电视,制造商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背光源输入接口,不同背光源输入接口对应不同的FPC连接器,且输入电流有区别,这导致制造商需要生产不同的背光源驱动电路板,增大了库存压力,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板,其包括主电路板和辅电路板,可根据不同的背光源输入接口和输入电流匹配辅电路板,而主电路板不变,从而减小库存压力,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背光源驱动电路板,包括主电路板和辅电路板,主电路板设置有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接线插座,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反馈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接线插座,辅电路板设置有接线插头、分流电阻R1和FPC连接器,接线插头的正极接线插针、负极接线插针分别与FPC连接器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端输入端连接,接线插头的反馈接线插针与R1的一端连接,R1的另一端与负极接线插针连接,接线插头与接线插座插接,接线插头的正极接线插针、反馈接线插针、负极接线插针分别与正极输出端、反馈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整流桥DB1,背光驱动控制器U1,场效应管Q1,电感L1,二极管D1,电容C1,电解电容C2,电阻R1;DB1的正极端与L1的一端、C2的一端连接,L1的另一端与Q1的漏极、D1的正极连接,D1的负极与C1的一端、所述正极输出端连接,Q1的栅极与U1的驱动输出端连接,U1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反馈端连接,DB1的负极端、C2的另一端、Q1的源极、C1的另一端、所述负极输出端接地。
其中,背光驱动控制器U1为型号OB3370芯片或型号OB3372芯片。
其中,场效应管Q1为型号AP9977GH MOS管。
其中,二极管D1为型号SB560二极管。
其中,FPC连接器为型号0.5mm*6 FPC连接器。
其中,FPC连接器为型号0.5mm*10 FPC连接器。
其中,FPC连接器为型号1.0mm*6 FPC连接器。
其中,FPC连接器为型号1.0mm*10 FPC连接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电路板和辅电路板,主电路板设置有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接线插座,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反馈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接线插座,辅电路板设置有接线插头、分流电阻R1和FPC连接器,接线插头的正极接线插针、负极接线插针分别与FPC连接器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端输入端连接,接线插头与接线插座插接,接线插头的正极接线插针、反馈接线插针、负极接线插针分别与正极输出端、反馈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方案包括主电路板和辅电路板,可根据不同的背光源输入接口和输入电流匹配设置有与该接口对应的FPC连接器的辅电路板,而主电路板不变,从而减小库存压力,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主电路板10和辅电路板20,主电路板10设置有背光源驱动电路和接线插座,背光源驱动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反馈端和负极输出端分别连接接线插座,辅电路板20设置有接线插头、分流电阻R1和FPC连接器,接线插头的正极接线插针、负极接线插针分别与FPC连接器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端输入端连接,接线插头的反馈接线插针与R1的一端连接,R1的另一端与负极接线插针连接,接线插头与接线插座插接,接线插头的正极接线插针、反馈接线插针、负极接线插针分别与正极输出端、反馈端和负极输出端连接。本技术方案适用于液晶显示电视、液晶显示器等产品。分流电阻R1用于调整输入电流的大小;当要求背光源驱动电路板输入电压相同,而输入电流不同时,只需调整辅电路板20的分流电阻R1大小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艾炜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艾炜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41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