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刺络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3489.3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2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海民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6200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中医 内科 用刺络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刺络针。
背景技术
中医内科是以中医理论阐述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及预防、康复、调摄规律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既是一门临床学科,又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其它临床学科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学科地位。刺络针用于点刺放血的针具,用它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刺络法。亦称为“刺血络”。用于刺破出血的医针,针柄呈圆柱状,针身至针尖呈三角锥形,用三棱针刺破浮络、孙络,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目前,临床上使用三棱针刺入皮肤浅表的静脉血管,放出适量的血液,这样在穿刺完毕后,再用棉团稀释血液,这样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刺络针,该新型中医内科用刺络针给病人进行刺络放血疗法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刺络针,包括三棱针体、手柄,所述三棱针体上部设有手柄,所述三棱针体的中部设有横管,所述横管和三棱针体的连接处设有转轴,所述横管的前端设有吸液口,所述横管的前部外侧设有棉团,所述横管的后端设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的另一端设有吸管,所述吸管上设有吸囊,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纹。
所述吸囊由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刺络针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三棱针体;2-手柄;3-横管;4-棉团;5-万向管;6-吸管;7-吸囊;8-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中医内科用刺络针,包括三棱针体1、手柄2,所述三棱针体1上部设有手柄2,所述三棱针体1的中部设有横管3,所述横管3和三棱针体1的连接处设有转轴8,使横管3和三棱针体1能随意转动,所述横管3的前端设有吸液口,吸入液体,所述横管3的前部外侧设有棉团4,所述横管3的后端设有万向管5,可以随意调整方向,万向管5可以用塑料软管即可,所述万向管5的另一端设有吸管6,所述吸管上设有吸囊7,所述手柄2上设有防滑纹。所述吸囊6由橡胶制成。
使用时,医务人员将三棱针体刺入局部,调整塑料软管与转轴,手捏吸囊,然后用横管抽吸血液,用横管前部的棉团稀释血液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海民,未经高海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3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甘蔗种植机
- 下一篇:一种球阀式砂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