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Y形皮圈的带有T形环槽双向气动活塞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3349.6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4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沧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沧帆 |
主分类号: | F16J9/00 | 分类号: | F16J9/00 |
代理公司: | 玉林市振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45109 | 代理人: | 邱振泉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安装 形皮圈 带有 形环槽 双向 气动 活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使活塞双向运动(简称双向气动活塞)的双向密封装置,尤其是能保障经较长期使用有一定磨损后,又遇到寒冷天气时仍能有效密封的一种用于安装Y形皮圈的带有T形环槽双向气动活塞。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双向气动活塞的密封,都是用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以下简称为O形圈)作密封,大都是一个活塞只用一个O形圈,也有少数用两个O形圈的,相应地把活塞上的密封圈槽加工成ㄩ形。这种密封结构的优点是制造简单,成本费用低,缺点是当O形圈稍有磨损后冷车或冷机时易漏气,或者因安装O形圈不当发生扭转时易出现漏气,尤其是当环境温度低使O形圈收缩变硬时更易漏气。而要使其不易漏气,就必须增大O形圈的截面直径,或者在相同截面直径下,在加工活塞的ㄩ形O形圈槽时使其浅些,使O形圈露出多些,以贴紧缸壁使其密封好些,但这样又可能增大了活塞的运动阻力。由此可见,用O形圈和ㄩ形环槽的密封形式作双向气动活塞的密封是不可靠、不耐用的,是难以达到密封、灵活、耐用的要求的。
对于像法士特(富勒)变速器副箱中的高低档换档气缸中活塞双向运动要求双向均起密封作用的活塞,其现在是用O形圈作密封,活塞上的O形圈槽当然只是ㄩ形。这一密封形式的高低档换挡气缸因活塞运动频繁,密封形式又不完善,因而活塞出现漏气的故障率相当高。换档气缸一旦出现漏气,一方面要增加充气时间损耗多些燃料,另一方面严重漏气时,会出现活塞不能推动拨叉拨动副箱同步器滑套接合齿轮,这时会出现挂档车不走,或者副箱同步器滑套仍停留在高档侧与驱动齿轮接合,这时挂档起步就是高档,亦或者是因挂低档漏气挂低档车不走,只好挂高档起步使用,如果是重车,就会导致离合器打滑烧磨坏。
对于像中型、重型汽车中使用的制动继动阀,当活塞上的O形圈密封不严时,在制动时会出现继动阀活塞下腔输出的气压反窜到上腔返回到刹车总泵使驾驶员感到制动踏板变硬脚费力,有的还会出现刹车总泵漏气,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使继动阀进气阀门开度小,输出制动气压低,汽车制动差。而要使其密封可靠,就要使O形圈露出活塞直径表面多些,但这又有可能会使活塞卡滞不灵活,出现活塞回位排气不良致拖刹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装用于双向气动活塞的O形圈密封可靠性、灵活性和耐用性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起活塞双向密封作用的Y形橡胶密封皮圈(简称为Y形皮圈)和T形环槽(皮圈槽)配套的全新的密封结构形式,用Y形皮圈、T形皮圈槽形式的密封代替O形圈、ㄩ形环槽形式作双向气动活塞的密封。皮圈中间部分不可压缩,称为实体部分;皮圈的向两侧斜向外张开段即外圈或者叫臂圈可压缩,称为非实体部分。两侧外圈形状、大小分别对称相等。活塞上的T形环槽用于安装Y形皮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用于安装Y形皮圈的带有T形环槽双向气动活塞,其特征在于活塞轴向剖面的皮圈槽是T形槽,T形槽有阶梯台阶面,活塞的T形槽处在活塞厚度的中间圆周位置上呈环T形,活塞T形槽的中间是活塞的T形皮圈槽下部,台阶上是活塞的T形皮圈槽上部,顶部是活塞厚度。
活塞的T形槽是活塞的T形皮圈槽上部的宽度比活塞的T形皮圈槽下部的宽度宽。
活塞的T形槽轴向各有一个阶梯式台肩,台肩形状、大小分别对称相等。
活塞的T形槽上部端口各有一个n×15°至n×45°的内倒角。
活塞的T形槽的形状对应皮圈Y形的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既确保了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有效可靠密封,又避免了因要求密封可靠致使活塞发卡运动受阻的故障出现,而且即使其经过了较长的使用期,其向两侧斜向外张开的外圈外表面有了一定量的磨损,并且其又遇到寒冷的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工作时,其也能在工作气压力的作用下张开贴紧在缸壁上仍能达到密封的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Y形皮圈的带有T形环槽双向气动活塞Y形皮圈轴向剖面构造图横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安装Y形皮圈的带有T形环槽双向气动活塞T形活塞轴向剖面图横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沧帆,未经陈沧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3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