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二次电池与充放电设备之间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3210.1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平;肖林刚;王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黄美成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二次 电池 放电 设备 之间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一种用于二次电池与充放电设备之间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等二次电池的生产过程中有多个给电池充放电的工序,对于大规模生产,往往采用自动化的充放电设备。对于软包电池自动化的充放电设备,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气缸驱动夹子阵列的方式将密排的单体正负极的极耳同时夹紧,分别与充放电设备的相应端口连接,实现充放电。由于夹子有两个方向运动,需要比较大的空间,另外多个电池密排叠放将产生较大的累积误差,不利于实现准确安全的夹紧。
为此,实用新型专利201120239741.7和201120279819.8提出了一种操作安全方便,结构简单紧凑的软包二次电池充放电设备和周转装置。周转装置是一种软包二次电池的托盘,包括托盘体、隔板、端弹簧片和压紧装置。在每两块隔板之间相对地放置两个电池单体,用螺纹原理压紧隔板和电池单体,同时使得端连接片和电池的正负极实现电连接,所有连接片在周转盒的两侧面,形成两个连接片阵列。当电池托盘放在化成柜上充放电时,周转盒与化成柜须通过一个连接装置,将周转盒内所有电池的正负极与化成柜电源系统对应正负极充放电端口一一连接,给各电池单体充放电。
然而,专利201120239741.7提出的连接结构是通过密排的线束与化成柜连接,这种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线束,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专利201120279819.8没有提出合适的连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二次电池与充放电设备之间的连接装置的目的在于解决专利201120279819.8的周转盒不能与充放电设备进行可靠连接的问题。
一种用于二次电池与充放电设备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支架、针板和调整板,支架具有上支板和下支板,至少包括两块针板,每一块针板上设有多个用于与二次电池点连接的弹性针,针板呈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的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调整板为2块,为上调整板和下调整板,上调整板将针板的上端固定在上支板上,下调整板将针板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板上。
针板的两侧设有凹陷部和突起部,每相邻的两个针板相互倒置,一个针板的凹陷部和突起部分别与相邻针板的突起部与凹陷部一一对应相互咬合。
在上支板和下支板上各设有一根导向杆,在每一个针板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用于穿入该导向杆的侧孔。
调整板上设有一排定位销,每一个针板的端部设有与所述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调整板上还可设有用于和支架相连的螺丝孔。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二次电池与充放电设备之间的连接装置,包括弹性针、针板、调整板、支架,弹性针固连在针板的固定孔中,调整板上均布有销钉和侧孔,以控制针板的间距,针板通过调整板与支架固连,使得彼此排成一纵列。弹性针一端与电池压紧,另一端与充放电设备的电源连接;能够用于快速地将充放电设备的充放电端口与多个电池连接,实现电池充放电;该结构简单、空间利用率高,能够使得电池在紧密相连时,进行有效的充放电;在更换电池型号后,对其进行充放电时,通过调整板改变针板间的距离即可对其进行充电,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针板示意图;
图4为调整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01-支架,02-调整板,03-针板,04-弹性针,05-导向杆,06-螺丝,07-极耳连接片,08-电池周转盒,21-螺丝孔,22-定位销,31-固定孔,32-第一定位孔,33-第二定位孔,34-侧孔,35-凹陷部,41-线束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包括支架01、调整板02和针板03,支架01具有上支板和下支板,针板为多块,每一块针板上设有多个用于与二次电池点连接的弹性针04,多块针板呈竖直方向并排设置在所述的上支板和下支板之间;调整板为2块,为上调整板和下调整板,上调整板将针板的上端固定在上支板上,下调整板将针板的下端固定在下支板上。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图3为针板的示意图,图4为调整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3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母线户用光伏发电供电系统
- 下一篇:高压无功就地补偿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