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烧结点火炉用遮热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2527.3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6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21/08 | 分类号: | F27B21/08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火炉 用遮热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冶金设备领域,特指一种烧结点火炉用遮热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烧结工艺过程中,点火炉被用来向混合料表面提供高温带状火焰,使其中的固体燃料着火燃烧,并使表层混合料在点火炉高温烟气与固体燃料燃烧放热作用下烧结,同时通过抽风机抽风提供充分的氧量将表层所积蓄的热量传递至下一层混合料,促使下一层的固体燃料继续燃烧从而使得烧结过程迅速向下进行进而完成烧结工艺。
遮热板装置是点火炉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装置,其作用是将生产过程中点火炉炉膛内产生的火焰与热气封闭,使其不会外窜至机头操作平台烧损仪器仪表及贵重设备。除此之外,遮热板装置对于封闭点火炉炉膛,形成炉膛内负压也有一定帮助。
目前烧结点火炉用遮热板装置分耐材现浇式与水冷式两种。耐材现浇式是指将遮热板的一侧做成凹状,内部焊上锚固件并浇注不定型耐火材料,以此耐材层来实现遮热板的隔热功能。但由于耐材层仅能保护一侧遮热板钢构,另一侧的钢结构裸露在高温环境下没有受到保护,故经常出现遮热板被烧变形的状态,这种结构的遮热板装置已很少使用。水冷式是指在中空的遮热板内部用扁钢隔出迷宫状腔室,水从一侧的进水管进入,在遮热板内部腔室反复流动并最终由另一侧的出水管排出,这种结构的遮热板装置冷却效果好,对钢结构的保护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现为市面上普遍采用。
图1、图2所示分别为现有水冷式遮热板装置的安装图和结构简图,遮热板装置通过滑轮组吊装于点火炉1内,并位于烧结机台车2中烧结料面的上方,遮热板装置可通过滑轮组进行上下移动。遮热板3的一侧设进水管4,另一侧设出水管5,遮热板3的内部做成中空,通过在内部腔室的上、下侧焊隔断板6的方式将中空的内部腔室隔成竖直迷宫状形式,使得冷却水由进水管4进入后,不是直接朝出水管5流动,而是通过上下S形的路线来完成循环流动。这样可延长冷却水在遮热板3内部的停留时间,加大冷却水与遮热板3外壁的换热量,可对遮热板3钢结构外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但这种水冷式遮热板装置在使用中存在以下缺陷:
1、易结水垢:循环水温度超过60度、且持续时间超过2小时后,水中的碳酸钙开始由游离状态组合沉淀为晶石状态,这些晶石状物质首先在设备表面个别部分沉积出原始的结晶胚,并以此为核心逐渐合并增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水“结垢”,这种结垢现象不但会影响循环水与遮热板3之间的换热,而且会影响循环水在遮热板3内的流动性,严重时会堵塞水道造成遮热板3无法正常工作。
2、余热无法回收利用:老式工艺采用循环水对遮热板3进行冷却,水温为70~90℃左右,低温水带走的热量无法有效回收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能源浪费。
3、影响烧结矿质量:遮热板3工作时间久了后,某些部位很容易出现裂缝从而造成漏水,当水“结垢”造成水道堵塞时这种漏水情形尤为严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漏出的冷却水洒在烧结料面上,提高了烧结矿的湿度,降低了烧结矿的透风率从而影响了烧结矿的烧结质量。
4、密封效果差:由于遮热板3无论如何定位,其底部下沿与料面之间总会有一定缝隙,无法实现真正的密封挡火功能。当烧结机在某个时间段由于某些原因引起料面过低,则此时遮热板3与料面之间的缝隙就会变大,从而导致点火炉1膛内的火焰与热气穿过此缝隙窜至炉外进而烧损设备,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遮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可有效利用余热、保证烧结质量的烧结点火炉用遮热板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结点火炉用遮热板装置,包括中空的遮热板,所述遮热板上设有与遮热板内腔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接一风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出风口设于遮热板的底部。
所述出风口由开设于遮热板底部的多个细孔构成。
所述内腔中设有用于使风在内腔中迂回前行的迷宫结构。
所述迷宫结构包括多块平行错开布置于所述内腔中的挡风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25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