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无热沉条件下的仪器设备主动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1776.0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于明星;张丽娜;王正宇;石蕊;刘泉;杨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12B15/02 | 分类号: | G12B15/02;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尚梅 |
地址: | 1000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热沉 条件下 仪器设备 主动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散热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声速飞行器内部无热沉状态下的仪器设备的主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临近空间超高声速飞行器为例来讲,其内部仪器设备在飞行器飞行过程中处于一个外部高温、内部相对低温的无热沉条件,若不对仪器设备采取主动散热措施,在飞行过程中仪器设备的自身发热以及外界环境对其的加热将会导致其自身温度持续升高,当温度值超出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时会导致仪器设备的工作异常乃至最终失效。此外,随着电子功率器件技术的发展与飞行任务时间的加长,临近空间飞行器内部仪器设备的温控问题日趋严重。为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有效的途径来解决超高声速飞行器内部仪器设备无热沉条件下的散热问题。
从原理上讲,对于无热沉状态下的仪器设备自身温度水平的抑制方法有多种,但现行可用的方法大致有如下两种,如降低仪器设备的发热量、增大仪器设备的热容量,以下分别说明:
(1)降低仪器设备的发热量:其途径是尽可能减小仪器设备的发热导致自身的温升,此种方法在对单机设备进行热损耗设计时可以通过优化设计而实现。但当仪器设备长时间工作时,仪器设备温度超出设计极限温度的问题仍然无法解决。
(2)增大仪器设备的热容量:此种方法的实行措施有如下两种,一种是在仪器设备设计时将自身部件做厚做沉,即增加仪器设备的自身热容量,另一种方法是在仪器设备外部增加一块额外的部件,即增加仪器设备的附加热容量。
以上二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仪器设备的温升速率,但对于长时间飞行下的仪器设备温升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此外,增大仪器设备热容量的方法会导致单机结构、性能以及总体装配的多方调整。
总之,无论是通过降低仪器设备的发热量还是增大仪器设备的热容量的方法,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仪器设备长时间工作下的主动温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能提供一种用于无热沉条件下的仪器设备主动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够解决无热沉条件下仪器设备的主动散热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无热沉条件下的仪器设备主动散热装置,它包括固定在仪器设备上的管路、储液器、机械泵和相变蓄热装置,管路的出口与储液器的入口连通,储液器内设有流体工质,储液器的出口与相变蓄热装置的入口连通,相变蓄热装置的出口与机械泵的液体入口连通,机械泵的液体出口与管路的入口连通。
所述的机械泵的控制接口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通。
所述的电路由单片机和D/A转换器串联组成,D/A转换器的输出端与机械泵的控制接口连接。
所述的管路为蛇形管路,管路的蛇形管与仪器设备之间设有焊接冷板。
所述的相变蓄热装置由相变材料、相变材料壳体和翅片管组成,相变材料封装在相变材料壳体内,翅片管的带翅片部分封装在在相变材料内部,翅片管的入口和出口位于相变蓄热装置外,翅片管的入口与储液器的出口连通,翅片管的出口与机械泵的液体入口连通。
所述的翅片管为外部带有金属翅片的内螺纹金属管。
所述的储液器、机械泵、电路以及管路的部分回路管路封装在隔热罩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1)仅需在仪器设备外表面预留一个较小的安装冷板的空间,无需改变仪器设备的尺寸与安装布局,冷板与相变蓄热模块之间通过一套泵驱流体回路进行热交换,实现了仪器设备热量的远距离疏导;2)可以通过一套控制电路主动控制该装置的起停状态;在该装置工作时,可通过冷板安装面温度值的反馈信息,实现泵驱回路中工质流量的主动调节,进行实现仪器设备的主动温度控制;3)本装置能够将相变蓄热模块封装在一个内外隔热性能较好的壳体中,能够有效的避免高温环境对其的加热作用;4)能够实现无热沉条件下仪器设备散热产品的单机化和模块化,在仪器设备热源加大、外部热环境加剧或仪器设备工作时间加长的情况下,通过增大本装置中相变蓄热模块的体积或使用多台本装置进行并联工作便可解决问题。5)针对无热沉环境下的仪器设备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一个相变蓄热模块模拟热沉,该热沉可以放置在距离仪器设备一段距离之外,通过一套泵驱流体回路实现仪器设备壳体表面的冷板与热沉之间的热交换,实现了仪器设备热量的远程热疏导,解决了无热沉条件下仪器设备的主动散热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无热沉条件下的仪器设备主动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未经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17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