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1443.8 | 申请日: | 201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伟;郁自春;周丰平;朱宁生;陈其军;张佑囝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创二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9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流水 线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浆缸,特别是一种用于搪壳流水线上可移动的浆缸。
背景技术
目前,精密铸造(熔模铸造)需要先做模壳,模壳由蜡模沾浆后撒砂制成,其制作过程需多次沾浆、撒砂,一层一层覆盖而成,此过程称为搪壳。一般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都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模壳经输送线经过浆缸时进行沾浆工作,由于模壳一般需要覆盖六层,而且每次所沾有的浆料不同,而浆缸只能盛放一种浆料,这样就要保证流水线上放置有六个浆缸,从而造成流水线长度过长,占用面积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移动方便、能盛放多种浆料的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包括呈长方形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缸体内沿轴向方向设有将缸体分隔成若干腔室的第一隔离板,所述的缸体底部设有带有车轮的底架。
在上述的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中,所述的缸体前部设有回收室,所述的回收室宽度与缸体宽度相同。
在上述的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中,所述的回收室内沿轴向方向设有将缸体分隔成若干腔室的第二隔离板,所述的回收室上的腔室数量与缸体上的腔室数量相同且所述的第二隔离板与相对应的第一隔离板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
在上述的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中,所述的缸体与回收室连为一体。
在上述的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中,所述的缸体上的每个腔室面积大小相同。
在上述的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中,所述的第一隔离板的数量为1~3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第一隔离板将缸体分隔成多个互不相通的腔室,每个腔室均盛放不同种类的浆料,这样可以缩短整条流水线的长度,占用面积小。
2、在缸体前部设有与缸体连为一体的回收室,通过回收室可以收集模壳滴落下来的浆料,避免浆料滴落在地面上,保证工作场所干净。
3、在缸体底部固连有带有车轮的底架,通过车轮即可方便推动缸体移动,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底架;3、车轮;4、回收室;5、第一隔离板;6、第二隔离板;7、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用于搪壳流水线上的浆缸包括呈长方形的缸体1,在缸体1底部设有带有车轮3的底架2,在工作场所地面上铺设导轨7,车轮3位于导轨7上,这样通过车轮3可以方便移动浆缸,同时车轮3沿着导轨7移动,可保证浆缸在移进移出时不会出现偏差,保证浆缸始终位于流水线正下方。
在缸体1内沿轴向方向设有将缸体1分隔成多个腔室的第一隔离板5,缸体1上的每个腔室面积大小相同,通过第一隔离板5将缸体1分隔成多个互不相通的腔室,每个腔室均盛放不同种类的浆料,这样可以缩短整条流水线的长度,占用面积小。第一隔离板5的数量为1~3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离板5的数量为1个,也就是说缸体1内所分隔出来的腔室有两个,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更多的第一隔离板5。
在缸体1前部设有与缸体1连为一体的回收室4,回收室4宽度与缸体1宽度相同。当模壳刚从浆缸内沾浆完成移动出去后,模壳上沾有的浆料会滴落下来,通过回收室4可以收集模壳滴落下来的浆料,避免浆料滴落在地面上,保证工作场所干净。在回收室4内沿轴向方向设有将缸体1分隔成多个腔室的第二隔离板6,回收室4上所分隔出来的腔室数量与缸体1上所分隔出来的腔室数量相同,也就是说第二隔离板6的数量与第一隔离板5数量相同。第二隔离板6与相对应的第一隔离板5处于同一垂直平面上,也就是说回收室4上每个腔室宽度与缸体1上每个腔室宽度相同。
浆缸都是放置在搪壳流水线输送线的正下方,这样当模壳经过一次浆缸沾浆移出后,通过车轮3即可方便推动缸体1移动,使得缸体1上已被模壳沾过浆的腔室从流水线正下方移出,另一个未被模壳沾过浆的腔室移进至流水线正下方,以备模壳再次经过浆缸时沾上另一种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创二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创二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14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内科检查助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中医用脉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