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泡材料浮体铣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0690.6 | 申请日: | 2012-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4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计伟;周黎明;王更生;张毅;张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启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12 | 分类号: | B26D1/12;B26D5/08;B26D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35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材料 铣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发泡材料铣床,特别适用于加工大直经的发泡材料浮体铣床。
背景技术
目前发泡材料作为水上漂浮产品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没有加工1000毫米以上大直经发泡材料的机床,一般采用手工成型。其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加工质量差的间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的发泡材料浮体铣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发泡材料浮体铣床包括:带支架地脚的底座III上装有电机I,电机I通过皮带I与传动器连接,传动器通过皮带II与转动支撑柱连接,转动支撑柱通过支撑板与加工件放置平台连接;底座III上装有底座I,底座I通过斜支架I与移动框体I连接,斜支架I通过轴承I与丝杠I连接,丝杠I通过电机VI与斜支架I连接,丝杠I通过移动框体I上的蜗轮I与移动框体I连接,斜支架I通过滑块I与滑道I连接,滑道I通过调节手轮I与滑块I连接,滑块I通过电机II与加工刀I连接;底座III上装有底座II,底座II通过立柱I与移动框体II连接,立柱I通过轴承II与丝杠II连接,丝杠II通过电机III与立柱I连接,丝杠II通过移动框体II上的蜗轮II与移动框体II连接,立柱I通过滑块II与滑道II连接,滑道II通过调节手轮II与滑块II连接,滑块II通过电机IV与加工刀II连接。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所述的底座III上装有入料梯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发泡材料浮体的效率高、加工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电机I、2-皮带I、3-传动器、4-带II、5-转动支撑柱、6-支撑板、7-加工件放置平台、8-底座I、9-斜支架I、10-移动框体I、11-加工刀I、12-调节手轮I、13-滑块I、14-滑道I、15-电机II、16-轴承I、17-入料梯台、18-底座II、19-移动框体II、20-立柱I、21-电机III、22-轴承II、23-滑块II、24-滑道II、25-加工刀II、26-电机IV、27-丝杠II、28-调节手轮II、29-电机VI、30-旋转轴、31-支架地脚、32-底座III、33-丝杠I、34-蜗轮I、35-蜗轮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发泡材料浮体铣床结构包括:电机I1与传动器3通过皮带I2连接,传动器3通过皮带II4与转动支撑柱5中的旋转轴30连接,旋转轴30与支撑板6焊接,加工件放置平台7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撑板6之上,从而形成一个使加工件放置平台7旋转的系统。
直径15cm圆柱管与宽度15cm正方形柱子焊接成的斜支架I9被焊接与底座I8之上,底座I8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III32之上,移动框体I10套在斜支架I9的斜柱部分,并沿其移动,丝杠I33通过轴承I16固定于斜支架I9斜柱部分的上面,并与移动框体I10通过蜗轮I34连接,固定于斜支架I9上的电机VI29与丝杠I33直接相连,为移动框体I10沿丝杠I33移动提供动力。滑块I13焊接在斜支架I9斜柱部分的侧面,滑道I14沿着滑块I13上下移动,装有加工刀I11的电机II15连接于滑道I14背面,带有螺杆的调节手轮I12通过固定于滑块I13上的螺扣,另一端固定于电机II15与滑道I14背面的焊接处,从而通过调节手轮I12来调整加工刀与加工件之间的距离。
宽度15cm的方形立柱I20焊接于底座II18上,底座II18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III32之上,丝杠II27通过轴承II22固定于立柱I20之上,并与移动框体II19通过蜗轮II35连接,固定于立柱I20上顶端的电机III21与丝杠II27直接相连,为移动框体II19沿丝杠II27上下移动提供动力,滑块II23焊接于蜗轮II35之上,滑道II24沿着滑块II23上下移动,装有加工刀II25的电机IV26连接于滑道II24背面,带有螺杆的调节手轮II28通过固定于滑块II23上的螺扣,另一端固定于电机IV26与滑道II24背面的焊接处,从而通过调节手轮II28来调整加工刀与加工件之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启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启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06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残膜回收旋耕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多因素耦合加速老化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