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40378.7 | 申请日: | 201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尹灵淳;李锦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博纳(北京)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3/04 | 分类号: | 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郑学成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触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触头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广泛应用在以铜镀银为接触导电的高压断路器产品上的高通流电触头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以铜镀银为接触导电的高压断路器产品上的主触头结构,通常选用自力型触指或者由大量独立的带弹簧的触指片组装而成梅花触头,体积大,质量重,导电能力不强;同时由于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相应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申请人经过深入研究,改进并发明了一种电触头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通流能力强,易加工易装配、成本低廉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触头结构,其技术方案为:包括铜触指片,基座,压环,弹簧;将所述的铜触指片的一端用所述的压环固定在所述的基座上,将所述的弹簧缠绕固定在所述铜触指片的另一端。
其中,所述铜触指片两端设置有接触面、触指接触面,二者皆为镀银;
其中,所述基座为铝合金材质,并设置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为镀银;
其中,所述压环和所述铜触指片上的接触面与所述基座上的接触面之间的配合是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铜触指片是在一个铜板上制作出触指,然后制作成环状。
其中,所述弹簧由铍青铜制作,首尾相连固定在所述的铜触指片的触指接触面端。
由上述技术方案,即可构成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核心部分。由此技术方案构成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通流能力强,制作成本远远低于当今普遍应用自力型触指和梅花触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铜触指片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铜触指片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压环的轴测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弹簧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铝合金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装配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张铜板上开槽制成平面铜触指片1;然后制成为环状的铜触指片2;在铜触指片2两端设置有接触面3、触指接触面4,并在所述接触面3、触指接触面4所示的地方镀银;装配时,先将铜触指片2上的接触面3包裹在铝合金材质的基座5的接触面6处,接触面6也为镀银;然后将压环7用油压机压装在铜触指片2外侧,使得铜触指片2的接触面3与铝合金材质的基座5的接触面6紧紧相贴;通过三者之间的过盈配合,达到充分接触,将电阻降为最低至0.5~1μΩ;然后如图6所示,将铍青铜丝制作的弹簧8,首尾相连,缠绕在铜触指片2的触指接触面4端,使铜触指片2的触指处形成相应的抱紧力,完全避免涡流的产生,达到与对侧触头有效的紧密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触头结构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凡为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各个技术特征及其装配方式等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同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博纳(北京)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博纳(北京)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40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散焊接用管外散热组件结构
- 下一篇:自动重合闸漏电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