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银鲳仔鱼流水培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9786.0 | 申请日: | 201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3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彭士明;施兆鸿;王建钢;尹飞;孙鹏;高权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仔鱼 流水 培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银鲳仔鱼流水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鱼类人工育苗及培育是水产养殖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前期培育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鱼类苗种产业的经济效益。在鱼类仔鱼阶段的培育过程中,一般而言,并不进行换水操作,其目的主要在于减少操作胁迫,降低死亡率。然而,在高密度前期仔鱼培育阶段,由于前期饵料供应量大,死饵料及仔鱼排泄物等富集容易导致水质变坏,最终会导致仔鱼的批量死亡。目前,国内银鲳的人工育苗工作仍处于研发阶段,银鲳仔鱼培育成活率较低是一个亟待研发解决的关键问题。当然,导致银鲳仔鱼培育成活率较低的原因有多种,如饵料的适口性、营养是否全面以及水质优劣等。而众所周知,银鲳仔鱼培育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是提高其成活率的必备条件。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银鲳仔鱼流水培育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鲳仔鱼流水培育装置,用于银鲳仔鱼的培育,可以保障仔鱼培育阶段的水质条件,并减少人为换水操作胁迫,从而降低银鲳在仔鱼阶段的培育死亡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银鲳仔鱼流水培育装置,包括育苗桶、蓄水桶、连通管、进水管、排水细管、进气管、气石,所述育苗桶、蓄水桶均为透明防水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形容器,所述育苗桶一侧放置支架,所述支架上放置蓄水桶;所述育苗桶与蓄水桶之间通过若干连通管连通;所述蓄水桶上方设有进水管,所述育苗桶还设有一根或多根排水细管并通入若干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末端设有气石。
所述透明防水材料为玻璃钢。
所述连通管始端位于蓄水桶底部,末端浸没于育苗桶内水面以下。
所述连通管位于蓄水桶的一端设有气石。
所述连通管位于育苗桶的一端置于育苗桶内某一气石的上方,并与该气石所对应的进气管捆绑在一起。
所述连通管位于育苗桶的一端设有气石。
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阀门。
所述排水细管始端位于育苗桶底部,末端置于育苗桶外。
所述排水细管位于育苗桶外的部分呈“U”形,“U”形底部高度与育苗桶底部持平。
所述排水细管位于育苗桶的一端设有气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银鲳仔鱼的培育,可以保障仔鱼培育阶段的水质条件,并减少人为换水操作胁迫,从而降低银鲳在仔鱼阶段的培育死亡率。装置结构合理且简洁、成本低、操作方便、实用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育苗桶2.蓄水桶3.支架4.气石5.连通管6.排水细管7.进气管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育苗桶1、蓄水桶2、连通管5、进水管、排水细管6、进气管7、气石4,所述育苗桶1、蓄水桶2均为透明防水材料制成的中空圆柱形容器,所述育苗桶1一侧放置支架3,所述支架3上放置蓄水桶2;所述育苗桶1与蓄水桶2之间通过若干连通管5连通;所述蓄水桶2上方设有进水管,所述育苗桶1还设有一根或多根排水细管6并通入若干进气管7,所述进气管7末端设有气石4。
所述透明防水材料为玻璃钢。
所述连通管5始端位于蓄水桶2底部,末端浸没于育苗桶1内水面以下。
所述连通管5位于蓄水桶2的一端设有气石4。
所述连通管5位于育苗桶1的一端置于育苗桶1内某一气石4的上方,并与该气石4所对应的进气管7捆绑在一起。
所述连通管5位于育苗桶1的一端设有气石4。
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阀门8。
所述排水细管6始端位于育苗桶1底部,末端置于育苗桶1外。
所述排水细管6位于育苗桶1外的部分呈“U”形,“U”形底部高度与育苗桶1底部持平。
所述排水细管6位于育苗桶1的一端设有气石4。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育苗桶1和蓄水桶2中注入一定水位的海水,利用虹吸原理使连通管5连通育苗桶1和蓄水桶2;将排水细管6带有气石4的一端放入育苗桶1的底部,并将另一端固定在育苗桶1外高度等于育苗桶1内水位高度处,呈U型且U型底部与育苗桶1底部持平,出水口处固定于育苗桶1外一定高度处;开启进气管7;育苗阶段结束后将连通管5和排水细管6拿掉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9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塑门套线
- 下一篇:一种基于虹膜识别的保险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