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充气沙发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9213.8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8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平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平礼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86;A47C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气 沙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家具领域中的沙发设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充气沙发。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每天呆在家里或者长时间居住在某个地点,往往是随着生活、工作环境的不断变迁而频繁的改变居住地址,又或者往复的外出旅游休闲。因此,各种简易家居用品越来越具有市场优势,越是容易搬动且携带方便的家居用品更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
各种充气类的床、沙发或者简易桌椅都已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充气沙发更是其中非常受欢迎的此类产品之一。
目前公开的一项关于充气的沙发的专利,专利名称为:“充气沙发”,专利号为:“02264428.8”,通过充气气囊内嵌的方法加上结构固定装置实现了一种充气沙发的设计,减少了沙发的重量及体积。但因其在内部增加多出固定结构,使沙发不能完全折叠,不能将重量及体积压缩到最佳范围。
又一公开专利,专利名为“充气沙发”,专利号为:“200820053800.X”,公开一种多气囊条形排列在沙发主体内的充气沙发,该专利的技术方案排除了专利“02264428.8”中需要支撑体及机构固定装置保持沙发形状的技术缺陷,但是因为设置了过多的冲气囊,使得充排气过程操作困难,不方便安装及拆卸,显得繁琐而浪费时间,而且一旦某个气囊出现损坏很难更换或修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充气沙发,沙发主体及坐垫分别为单独独立的充气仓,简化充气及放气过程,随身携带和收纳并确保安全性。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充气沙发,包括沙发主体及坐垫,所述沙发主体及坐垫为充气式气囊结构,该充气式气囊结构内部连接点包括多组拉带,沙发主体背部及坐垫后侧分别设有充气口。
特别的,所述沙发主体及坐垫通过高周波固定吹气胶布压合成不同形状的气囊结构。
特别的,所述气囊结构包括充气后的沙发形态及放气后的规则折叠形态。
特别的,所述充气口外还包括一密封盖体。
特别的,所述拉带分别设置在沙发主体及坐垫内部并与气囊结构连通。
特别的,所述沙发主体及坐垫分别为单独独立的充气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沙发主体及坐垫分别为单独独立的充气仓,简化充气及放气过程,并确保安全性;沙发主体及坐垫通过高周波机把吹气胶布压合成不同形状的气囊结构,制造工艺简单,有效节约成本;整体结构使用方便,便于随身携带和收纳,沙发本身防水防晒,不仅适合室内使用,也适合室外休闲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沙发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沙发后视图。
其中,01沙发主体,02坐垫,03充气口,04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充气沙发,包括沙发主体01及坐垫02,所述沙发主体01及坐垫02为充气式气囊结构,该充气式气囊结构内部连接点包括多组拉带04,沙发主体01背部及坐垫02后侧分别设有充气口03。
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沙发主体01及坐垫02通过高周波固定吹气胶布压合成不同形状的气囊结构,所述气囊结构包括充气后的沙发形态及放气后的规则折叠形态,所述拉带04分别设置在沙发主体01及坐垫02内部并与气囊结构连通;所述充气口03外还包括一密封盖体,所述沙发主体01及坐垫02分别为单独独立的充气仓。
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
1、沙发主体设计:沙发主体01通过高周波固定吹气胶布压合成不同形状的气囊结构,在背面或底面任意位置设置充气口03。
2、坐垫设计:沙发主体01通过高周波固定吹气胶布压合成不同形状的气囊结构,在背面或底面任意位置设置充气口03。
3、拉带设计:拉带04通过高周波固定吹气胶布压合成带状结构体并与所述沙发主体及坐垫分别导通连接,不再需要单独对其充气,提高了用户的方便程度。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实用新型相似系统结构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平礼,未经邓平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92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