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型母线固定金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8944.0 | 申请日: | 2012-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丁胜;赵宏;顾洪卫;顾旭梅;林月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5/00 | 分类号: | H02G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 地址: | 21221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母线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压电力方面管型母线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导体承载的电流越来越大,矩形导体导电能力已无法胜任大电流通电的要求,管型导体在发电机出口母线,电厂厂用共箱母线使用增加。而原有的管型金具设计方案按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第二版《电力金具手册》中的“管型母线金具MGG型”设计生产。但该金具原设计思路主要是用于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中,若使用在中压母线中,外形笨重,空间占用大,成本高。底部安装孔无法直接与中压绝缘子安装,有限的空间无法保证此金具的相间安全间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简化安装结构,降低制造成本的管型母线固定金具。
一种管型母线固定金具,包括管型母线,管型母线的外周布置与其相匹配的上模板,所述上模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下模板连接,下模板上远离管型母线的一侧设置中压绝缘子。
上模板与下模板之间通过第一螺栓、第一垫圈、弹垫连接。
下模板与中压绝缘子之间通过第二螺栓、第二垫圈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管型母线固定金具是由上、下模板及管型母线组成的。上模板采用铸铝件,与导体接触部分弧度与导体外圆弧度一致,保证导体受力均匀。下模板圆弧中间开两沉头孔,将与绝缘子固定的螺栓沉入此处,直接将下模板固定在常规的中压绝缘子上,本实用新型可节约了金具外在安装空间,且沉头孔上为管母外壁,螺栓无法松动脱落,无需检修。管母放在下模板上,导体上模板采作5.0mm铝板通过模具校正为圆弧型与管母外径一致,通过螺栓将预制内弯的上模板与下模板固定。下模板与上模板固定孔采用内攻罗纹,简化安装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管型母线固定金具,包括管型母线9,管型母线9的外周布置与其相匹配的上模板8,所述上模板8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下模板2连接,下模板2上远离管型母线9的一侧设置中压绝缘子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模板8与下模板2之间通过第一螺栓3、第一垫圈4、弹垫5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2与中压绝缘子1之间通过第二螺栓6、第二垫圈7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模板2通过第二螺栓6及第二垫圈7固定在中压绝缘子1上,第二螺栓6的头部沉入孔中,不超过上表圆弧接触面。通过呈直线的两螺栓固定,使下模板2在中压绝缘子1上定位。下模板2采用铸铝铸造,保证接触面与管型母线9一致,中间开定位尺寸为40mm两台阶沉头孔,固定中压绝缘子用,左右两端各加工两M8罗纹孔,固定上下模板2用。管型母线9支承在下模板2上,接触面吻合。上模板8采用铝板模具成形,其内径与管型母线9外径一致,通过第一螺栓3、第一垫圈4、弹垫5固定在下模板2上,通过上模板8预制内弯收紧固定导体。完成该新型管型母线固定金具的装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8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