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高压开关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8447.0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6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尚德星;陈兴杰;陈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ABB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开关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高压开关柜,尤其涉及中高压开关柜中的通风散热设计。
背景技术
由于大容量的开关柜额定电流很大,在工作中发热量大,发热部件多,开关柜在工作时温升快,影响柜内设备正常运行。因此要求开关柜在工作时有很好的通风散热能力,控制柜内温升且使柜内温度均衡。
通常采用各个隔室安装一个风扇来控制温升,风扇工作在互相独立的空间里,效果不好,而且成本高。
图1所示是现有的中高压开关柜中通风散热结构示意图,原设计中在电缆室1、母线室2和断路器室3中分别安装了一个风机11、12、13,安装位置如图中所示。
由于三个风机分别装在三个隔室中,相互间独立工作,排风区域压差不大,柜内流体流动速度较慢,气流主要在隔室内循环流动,柜内和柜外空气交换效率低,在大电流时产生大量热量无法迅速排出,在柜内形成一个高温区123,如图1中所示,导致温升试验失败。因此优化柜体通风散热结构对于大电流高压开关柜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中高压开关柜中通风散热效果不佳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高压开关柜,包括电缆室、母线室和断路器室,断路器室设有送风风机和抽风风机,并在抽风风机处开有断路器室通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断路器室中所设送风风机为离心风机,抽风风机为轴流风机。柜体断路器室板底部开断路器室进风口。柜体电缆室板底部开电缆室进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电缆室和母线室之间的隔板上开有电缆室通风孔。母线室和断路器室之间的隔板上也可以开有母线室通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中高压开关柜,只需在现有的开关柜上做很小的改动,制造成本低,安装方便,通风降温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中高压开关柜中通风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高压开关柜中通风散热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中高压开关柜包括电缆室1、母线室2和断路器室3,断路器室1设有送风风机21和抽风风机22,并在抽风风机22处开有断路器室通风口23。
柜体前面板底部开断路器进风口14,断路器底座15与底板18构成底部风道。柜体隔板17、18与断路器间构成上下风道。柜体电缆室板底部开电缆室进风口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母线室与电缆室隔板开电缆室通风孔29。送风风机21采用离心风机,抽风风机22为轴流风机。
母线室2与电缆室1的气流可通过各触头盒之间的安装间隙以及触头盒10与隔板16、17之间的间隙,在气体压差的作用下进入断路器室;也可以在隔板16上开少量的母线室通气孔28以加强隔室间的气体流通,使得电缆室1和母线室2的气体流入断路器室3。
送风风机21将柜外空气从进风口和底部风道送入上下通道,抽风风机22将通道内空气通过断路器室出风口23排出,使得断路器出风口处形成较大压差,将断路器室及相连隔室气体吸入该区域通过抽风风机22排出,带走柜内大量热流。
本实用新型结构容易实现,只需加柜前通风口14和柜顶通风口13,在母线室与电缆室隔板上开通风孔29,从而实现热流从电缆室到母线室。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两个风机产生的气压差使开关柜形成一条上下贯通的中间风道,柜内外气体循环流动效率高,对断路器高效降温,同时带走母线室和电缆室热量,消除局部温度过高,使柜内温度均衡,有效控制大电流造成的温升,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加工方便。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和附图,但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替换、变化和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较佳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BB技术有限公司,未经ABB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84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