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升降电梯用救生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8001.8 | 申请日: | 2012-10-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8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经纬;陈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经纬 |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历***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升降 电梯 救生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升降电梯用救生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配备逃生软管以及鼓风机高压风管的压力牵引导轨设备和液压柱及速度阻尼器的速度减缓设备。
背景技术
电梯作为现代建筑设备,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便捷。经过技术的革新,电梯在性能以及功能有多方面的改进,由于人们对于电梯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电梯在发生意外情况下的救生设施技术成为人们的关注的方向。
专利申请号为01128406.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单门低俗垂直升降电梯,它包括箱体、轨道、电动卷扬机、钢丝绳、等重体、控制电路、滑轮,还包括:间隔固定在两条平行钢丝绳上的多栅条构成的带状栅栏;该栅栏与箱体的门一侧构成一个封闭的长方框,栅栏代替了各楼层电梯间的门,并随箱体的上升或下降移动,以及设在栅栏两端的封闭长方框栅栏轨道和在栅栏与箱体构成的封闭长方框的一上角内侧,与固定栅栏的两条平行钢丝绳滚动联接的传动轮及其过齿轮。
专利申请号为2011103580.1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梯安全气囊,由气垫、速度感应装置、嵌入式轿厢地板、放气孔构成,其特征在于电梯轿厢内地板下设置一个基本与嵌入式轿厢地板,在轿厢上布置速度感应装置,气垫内部设置有气体发生器,气垫的下面、侧面分别开两个放气孔。
包括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现有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电梯的升降装置发生故障或停电等诸多外因而导致吊笼不运转或者吊笼坠落的事故偶有发生,安全性较差,乘客被困于吊笼内,环境封闭,只能等待救援人员,非常被动,不易救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垂直升降电梯用救生设备,将吊笼配备导轨以及冲击箱,冲击箱内部设置救生仓,通过导轨牵引,使得吊笼底部和救生仓卡合,实现电梯发生坠落或者无法运转时使被困人员通过救生软管进入配备有氧气供给系统以及生物箱的救生仓,对被困人员实现较好的救生目的,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垂直升降电梯用救生设备,其包括吊笼、导轨、冲击箱、救生仓和速度阻尼器,所述吊笼和救生仓之间设有导轨,所述救生仓设置在冲击箱内部,所述救生仓顶端设置有与吊笼底部吻合的卡环,冲击箱底部设有液压柱,所述液压柱连接速度阻尼器,所述速度阻尼器设在救生设备底部。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吊笼底部设置有开口阀和逃生口盖,救生仓与吊笼底部卡合后开启开口阀,逃生口盖开启。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液压柱数量为4个。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救生仓内部顶端设有逃生软管和照明系统。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逃生软管是由紧缩织物做成的筒状物。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救生仓内壁上设有救生箱和生物箱。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救生仓内设有氧气供给系统。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救生仓底部设有出口。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救生仓下端连接有支撑软管,所述支撑软管内部设置高压风管(优选的,所述高压风管和支撑软管的长度视电梯井道长度设定),所述高压风管与鼓风机连接(优选的,支撑软管底部设置排气阀)。
前面所述的救生设备,优选的方案在于:所述速度阻尼器由抗冲击平板、滑动轴承、阻尼柱构成,所述抗冲击平板通过滑动轴承与冲击箱底部的液压柱套合,所述阻尼柱与抗冲击平板套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经纬,未经刘经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80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