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7090.4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1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罗永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永炽 |
主分类号: | E04C2/36 | 分类号: | E04C2/36;E04C5/0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朱永忠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质墙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质墙板。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轻质墙板是采用氯化镁和氧化镁发泡成菱镁墙板体,该墙板体的高度为2.8m、宽度为0.6m、厚度为90-150mm,在墙板体两侧边设有竖向的凹凸连接槽。这种结构的轻质墙板存在如下不足之处:①相邻两块轻质墙板是通过侧边的凹凸连接槽嵌接并施以胶合剂而连成一幅墙体,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些连接处会出现裂缝,带来了安全隐患,破坏了墙体外观的美感。②抗冲击性能、特别是抗震能力差,在较强的冲击力作用下墙板与墙板之间的连接处容易爆开,会造成严重的人身和财产损害,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墙板,它能使轻质墙板之间、轻质墙板与楼层板之间、轻质墙板与地面之间实现刚性连接,确保整幅轻质墙体的牢固性、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轻质墙板,包括轻质墙板体,在所述轻质墙板体内设有一层或一层以上与其板面平行的经纬金属网,该经纬金属网的金属条,位于该轻质墙板体的边缘处均设有一个空腔,各金属条外露在相应的空腔内。
装在轻质墙板体内的经纬金属网层最好为1-2层。金属条一般可采用φ3mm-φ6mm元钢,经纬金属网的相邻纬线间距为200-300mm,相邻经线的间距为300-500mm。在轻质墙板内横向布有一排垂直的通心孔,其通心孔的数量、直径大小视轻质墙板规格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对于轻质墙板厚度为70-100mm时,其空心孔直径为φ40-φ55mm,轻质墙板厚度为120mm时,其空心孔直径为φ50-φ60mm,轻质墙板厚度为150mm时,其空心孔直径为φ80-φ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由于在经纬金属网的所有金属条在靠近轻质墙板体边缘处都开有一个空腔,把相应的金属条裸露出来(当轻质墙板四个角部的经线金属条与纬线金属条相距太近时,只在经线金属条处预留空腔,即只外露经线金属条,使之与楼层板作刚性连接),使相邻两块轻质墙板通过其凹凸连接槽嵌接后将两板对应的外露金属条通过金属件搭接焊牢,形成的整幅轻质墙体内部就埋有一层或一层以上的整体刚性金属网,同时,整幅轻质墙板体与楼层板和地面都进行了可靠的刚性连接,使之具有长期使用不会变形、开裂,抗冲击性能好,承重能力强,特别是抗震性能好,稳固、安全、可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轻质墙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轻质墙板由轻质墙板体2、两层与轻质墙板体2板面平行的经纬金属网8、一组空腔3组成。该轻质墙板体2两侧边分别设有凹凸连接槽1,相互匹配。所述经纬金属网8的金属条呈经纬布排,所有金属条位于轻质墙板体2的边缘处均挖有一个空腔3,让相应的金属条裸露出来,对于轻质墙板体2四角处,因为经、纬线金属条相距太近,故只在经线金属条对应的轻质墙板体2边缘处挖出一个空腔3。本实施例的轻质板墙高2800mm、宽600mm、厚100mm,经纬金属网8的金属条选用φ5mm元钢,布有六根等距的纬线金属条4,上、下两根纬线金属条4距板边约45mm,左、右经线金属条5距板边约45mm,故所挖出的空腔3的深度约为40mm。为减轻轻质墙板体3的重量及减少其耗材,在该板体内横向布设有一排十个垂直通心孔6,该通心孔6的直径为φ50mm。
将上述轻质墙板用来拼装轻质墙板体时,通过其凹凸连接槽1拼接成整幅墙体,然后,分别用φ5mm元钢的小段条将所有对应的裸露纬线金属条4一一对应搭接并焊牢,再用菱镁发泡料将其荡平,墙体上、下部分别与楼层板和地面固定连接亦按此法处理即可。这样就成为一幅质轻、坚固、耐用、抗震、安全的轻质墙板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永炽,未经罗永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70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