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速倍增的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6783.1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许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魏明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速 倍增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传输结构,尤其是指其为一种借由轮体同时进行转动(角位移)及弧线移动(弧线位移),而使主动件可带动从动件产生倍数转动速度的转速倍增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应用到机械式的传动结构来传输动力或者改变运动状态,一般常见的传动结构概有齿轮传动结构、皮带传动结构、滑轮传动结构、杠杆传动结构、炼条传动结构、绳轮传动结构、轮组传动结构等,其转轴大都必须有轴心固定,才能带动旋转或移动,无固定轴心,仅能自身移动无法带动。
齿轮传动结构中包含有齿轮与环形齿条的啮合,借由齿轮转动即可带动环形齿条转动,但齿轮转动时通常仅作圆周运动而没有同时循着环形齿条进行弧线移动,亦即齿轮的质点固定在同一点,齿轮仅有角位移,因此齿轮转动时产生多少角位移量,被齿轮所带动的环形齿条其弧线移动量亦相等于齿轮转动的角位移量,所以并未产生倍增的传动效率,因此传统的齿轮、环形齿条传动结构仍有缺失尚待改进。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传动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速倍增的传动结构,其可产生倍数的转动速度,提高传动效率。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转速倍增的传动结构,包含有:
一第一传动组,设有一可被一原动力带动而转动的致动环,致动环枢设有至少一第一轮体以进行传动,第一轮体的环侧具有多个突出状的传动部,而一第一固定环形成固定状且设有多个可与传动部配合的配合部,而一第一活动环与致动环形成相同圆心转动,且第一活动环的环侧设有多个可与传动部配合的配合部,第一轮体位于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间且以部份传动部与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的配合部啮合;一第二传动组,设有至少一第二轮体,第二轮体枢设于第一活动环,第二轮体的环侧具有多个突出状的传动部,而一第二固定环形成固定状且设有多个可与第二轮体传动部配合的第二固定环配合部,而一第二活动环具有一转轴且与第一活动环形成相同圆心转动,且第二活动环的环侧设有多个可与第二轮体传动部配合的第二活动环配合部,第二轮体位于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间且以部份第二轮体传动部与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的配合部啮合,第二轮体被第一活动环带动以及传动第二活动环。
上述第一轮体的传动部为棘齿,而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的配合部为穿孔。
上述第二轮体的传动部为棘齿,而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的配合部为穿孔。
上述致动环以轴承枢设于转轴。
上述第一活动环以轴承枢设于转轴。
上述第一轮体的传动部与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的配合部为齿轮结构。
上述第二轮体的传动部与第二固定环、第二活动环的配合部为齿轮结构。
上述第一固定环的环侧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第一固定环位置的固定部。
上述第二固定环的环侧设有多个固定部,以固定于第一固定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致动环作为主动件,施一原动力给致动环使其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轮体弧线移动,如此因为第一轮体被致动环带动以及同时啮合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所以第一轮体可于第一固定环、第一活动环间同时进行转动及弧线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活动环转动;第二传动组的第二轮体因为轴心在第一活动环上所以可被第一活动环带动,相同于上述第一传动组的原理,可使第二活动环转动,进而使与第二活动环同轴的转轴产生倍数的转动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平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实施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结构实施例的前视平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第一传动组 11致动环 111轴承
12第一轮体 121传动部 13第一固定环
131固定部 132配合部 14第一活动环
141配合部 142轴承 20第二传动组
21第二轮体 211传动部 22第二固定环
221固定部 222配合部 23第二活动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魏明,未经许魏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67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移动终端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倍捻机的电子成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