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自动循环降温的坐垫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6675.4 | 申请日: | 201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0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谢逢杰;谢逢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逢华 |
主分类号: | A47C27/10 | 分类号: | A47C27/10;A47C21/04;B60N2/56;B60N2/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自动 循环 降温 坐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液体坐垫,特别涉及一种液体自动循环降温的坐垫,属于日常生活用品。
背景技术
在炎炎夏日,人们长期坐在办公的坐椅上让人燥热不已,特别是在夏天汽车停靠时,坐垫温度更高,即使把空调开到最大,也得等好久才能稍微凉下来,但坐垫上却还是很烫,身体背部及臀部长期与之接触,往往给臀部造成出汗,长久皮扶粘在一起会使人的身体得皮肤病,还会导致痔疮发生,为此人们便设计出风扇坐垫、半导体制冷坐垫,以及液体水冷坐垫等,有利于缓解久坐工作者的臀部压力及疲劳感,预防皮肤疾病,由于上述坐垫需要电源,一般使用循环泵,虽然有减噪处理,可在安静的环境中噪音还显的偏大,又耗电不环保,价格高,体积大,有些地方无法安装,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目前市场销售的液体水冷坐垫由于没有循环机构初始觉得凉,但坐久了温度上升既不透气也不散热,效果不理想,因此,开发无噪声、不耗电、透气降温,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安全环保温度可调的坐垫将是大受欢迎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无噪音、无液体循环泵,不耗电的液体自动循环降温的坐垫,解决了夏季家庭和办公场所以及汽车在高温环境中坐垫降温的问题,该坐垫包括:坐垫液体袋、坐垫、单向阀、自封接头、软管、保温袋、冰包、密封盖、冷却液体袋、固定带、拉链、调温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坐垫液体袋两边进出连接口与两个单向阀正反连接,分别经软管连接自封接头连通冷却液体袋上下进出连接口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液体循环通过人体臀部的移动或汽车运行震动对坐垫液体袋压力作用使内部液体通过单向阀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至冷却液体袋再返回坐垫液体袋中产生自动循环,冰包与冷却液体袋相接触冷却内部的液体周而复始地进行传导给坐垫降温。
所述的液体自动循环降温的坐垫,所述的保温袋与冷却液体袋相连,冰包置于保温袋其内与冷却液体袋相接触由设置的拉链封闭保温,冷却液体袋内部设有多个液体腔,液体腔内按照间隔开口设为S型流动方式的,进出连接口为上进下出,下出连接口设有调温阀,所述的冷却液体袋上方设有注液密封盖,保温袋边设有连接凳子或沙发的固定带。
所述的坐垫上层采用网布与冰丝合成纤维材料制成蜂巢状的通风孔,坐垫中的坐垫液体袋内部之间分隔为多个不同的开口液体腔形成S型液体流动通路,坐垫液体袋设前后两个连接口,前连接口设为上方连通于冷却液体袋上连接口,后连接口设为下方连通于冷却液体袋下连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自动循环降温的坐垫有益效果是:采用人体的移动或汽车运行震动对对坐垫中的坐垫液体袋产生压力与冷却液体袋循环降温,不需电源,自动与保温袋中的冰包进行交换冷却坐垫,具有应用范围广,不需循环泵可以使液体自动循环,结构简单,无噪音,不耗电,安全可靠,温度可调,可与任何凳子或沙发的靠背或底部固定安装,坐垫外围采用高档网布与冰丝合成纤维材料制成,利于热量传导通风透气,解决夏季办公场所和汽车停驶时坐垫温度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坐垫侧面结构效果图
图2 保温袋内冰包与冷却液体袋组合和连接配件放大侧面图
附图中:1.坐垫液体袋,2. 坐垫,3. 凳子,4.单向阀,5.自封接头,6. 软管,7.保温袋,8.冰包,9.密封盖,10.冷却液体袋,11.固定带,12.拉链,13.调温阀。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液体自动循环降温的坐垫,包括:坐垫液体袋1、坐垫2、凳子3、单向阀4、自封接头5、软管6、保温袋7、冰包8、密封盖9、冷却液体袋10、固定带11、拉链12、调温阀13,坐垫液体袋1两边进出连接口与两个单向阀4正反连接,分别经软管6连接自封接头5连通冷却液体袋10上下进出连接口构成液体流动回路,液体循环通过人体臀部的移动或汽车运行震动对坐垫液体袋1压力作用使内部液体通过单向阀4沿着一个方向移动至冷却液体袋10再返回坐垫液体袋1中产生自动循环,冰包8与冷却液体袋10相接触冷却内部的液体周而复始地进行传导给坐垫2降温,不用循环泵,无耗电,在温度特别高的车内实现自动温差循环降温,从而人坐在坐垫2上面感到凉快,经测试一个400克的冰包在冰箱冻结后夏天可以供汽车使用5个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逢华,未经谢逢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6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声源定位检测装置
- 下一篇:智能数字式温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