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5943.0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淼;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元为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产品 面孔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
背景技术
在检具设计中常会遇到以产品面为基准,同时这个面上有一个孔需进行检测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活动检测销加夹钳压紧
设计时用模拟块与产品面贴合,在模拟块相应位置打检测销导向孔,在产品外部布置夹钳座和夹钳:检测销尺寸按孔位直径、公差及位置度计算所得。
使用时先将产品贴合模拟块,然后将夹钳闭合使产品与模拟块充分贴合,再取活动检测销插入对应检测销导向孔。
此结构操作步骤需三步。结构使用时有局限性,当孔位远离产品边缘时,需加长夹钳压把。压把过长致使自身重量很大,整体结构不协调,影响夹钳使用寿命。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使用技术二。
二、带螺纹的活动检测销
设计时用模拟块与产品面贴合,在模拟块相应位置中心打孔,检测销尺寸分成多段:第一段为螺纹段,尺寸不大于检测段;第二段为导向段,尺寸取螺纹段与检测段之间的整数;第三段为检测段,尺寸按孔位直径、公差及位置度计算所得;第四段为带滚花手柄。第三段与第四段之间需留有位置安装压紧块。
使用时先将产品贴合模拟块,然后取活动检测销插入对应螺纹孔,再旋入检测销使检测销上的压紧块可以压紧产品。
此结构操作步骤也需三步。结构上解决了孔位远离产品边缘时无法使用夹钳的问题,但操作时需旋转多圈检测销才能使压紧块压紧产品,并且压紧块在压紧产品过程的同时相对于产品面旋转,可能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伤。在实际操作感上没有夹钳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其包括:
检测销基座,其上设有与产品面适配的表面和对应于产品面标准孔位的通孔;
检测销,由连成一体的导向段、检测段和手柄段构成,导向段的直径小于检测段的直径,检测段的直径小于手柄段的直径,在导向段上设有环形凹槽;
压紧块,套装在检测销的检测段上,其厚度稍大于检测段减去产品厚度后的长度;
两个球头柱塞,对称安装在检测销基座的通孔内壁。
当检测产品将检测销插入检测销基座到位时,所述的球头柱塞卡入检测销的环形凹槽内实现压紧定位。
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可适用于检测产品面上任何位置的孔位,操作便利、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图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包括检测销基座1、检测销2、压紧块3和两个球头柱塞4。
检测销基座1上设有与产品面适配的表面和对应于产品面标准孔位的通孔11(与导向段21滑配),另对称分布两个螺纹通孔12。
检测销2由连成一体的导向段21、检测段22和手柄段23构成,导向段的直径小于检测段的直径,检测段的直径由待检测产品面上的孔位的直径、公差及位置度计算所得并且小于手柄段的直径,在导向段21上设有环形凹槽24。手柄段为带滚花的手柄段。
压紧块3套装在检测销的检测段上,其厚度稍大于检测段减去产品厚度后的长度,以便可压紧产品。
两个(也可以用四个)球头柱塞4对称安装在检测销基座的螺纹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检测产品面孔位的检测销组件的工作原理是,检测时,操作者先将产品贴向检测销基座,再将检测销穿过产品的孔位插入检测销基座,检测销向下运动利用前端倒角顶开球头柱塞头部的钢珠,加大力使检测销继续向下运动,当检测销的侧面凹槽与钢珠开始接触时,钢珠开始弹出并进入检测销侧面凹槽内,随后钢珠完全进行凹槽内,同时提供对检测销轴向运动的束缚力,此时套装在检测销的检测段上的压紧块(此时压紧块相对检测销已固定死)使产品与适配型面充分贴合。只有当拔出力足够大时(50N左右)才可将检测销拔出,这个力远大于产品形变时对检测销产生的轴向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元为模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元为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5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脂联素浓度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网馈线自动网络重构实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