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5419.3 | 申请日: | 201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9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国;张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3/51 | 分类号: | H02K3/51 |
| 代理公司: | 西安睿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18 | 代理人: | 惠文轩 |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引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电机转子引出线穿过转轴内部的引线孔,再从转轴上设置的出线孔引出。此种引出方式在多根电缆穿装过程中,容易引起交叉,出线孔与转轴内部的引线孔交界处有尖角,容易形成电缆线破裂,而且电缆在转轴中晃动量大,容易造成事故;在维修时,也容易因电缆整理不清而造成维修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在转子内部孔内设置电缆引导保护套,把转子电缆进行分别引导,不交叉,绝缘性好,穿引容易,减少故障,且检修方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包括转轴,转轴内中心设有轴向引线孔和与所述轴向引线孔连通的出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线孔内套装有电缆引导保护套,所述电缆引导保护套为轴向均布设有若干个通孔的柱体,所述通孔与出线孔连通。
所述出线孔与电缆引导保护套内设置的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出线孔内部套装有绝缘套管。
所述电缆引导保护套的外壁与转轴的轴向引线孔的内壁紧密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包括转轴,转轴内中心设有轴向引线孔和所述轴向引线孔连通的出线孔,所述轴向引线孔内套装有电缆引导保护套,所述电缆引导保护套为轴向均布设有若干个通孔的柱体,所述通孔与出线孔连通;电缆引导保护套把转子内电缆进行分别引导,不交叉,绝缘性好,穿引容易,减少故障,且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向剖视图,(b)为右视图;
图2为图1中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的电缆引导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向剖视图,(b)为右视图;。
图中:1、电缆;2、绝缘套管;3、转轴;4、电缆引导保护套;5、轴向引线孔;6、出线孔;7、通口;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其中(a)为正向剖视图,(b)为右视图;参照图2,为图1中电机转子引出线结构的电缆引导保护套的结构,其中(a)为正向剖视图,(b)为右视图。其中,转轴3内中心设有轴向引线孔5和与轴向引线孔5连通的出线孔6,轴向引线孔5内套装有电缆引导保护套4,电缆引导保护套4为轴向均布设有若干个通孔8的柱体,通孔8与出线孔6一一对应并且通过通口7进行连通;出线孔6内部套装有绝缘套管2,电缆引导保护套4的外壁与转轴3的轴向引线孔的内壁紧密配合;绝缘套管2的材料为环氧层压玻璃套管,电缆引导保护套4的材料为不饱和聚酯。
在穿引转子的电缆1时,电缆引导保护套4把转轴3内的电缆1进行分别引导,分别穿入电缆引导保护套4内的通孔8中,经过通口7,然后再分别穿过与通孔8对应的出线孔6引出电缆1;这种结构中,电缆1与转轴3的绝缘性好,能有效保护电缆1,同时在穿引过程中不交叉,穿引容易,标识明显;且在通口7处,没有转轴尖角,能有效保护电缆1不被损坏;另外,电缆1在转轴3的轴向引线孔5内晃动量小,能够有效减少故障;这种结构也可以使电机在出现故障时,检修更加方便。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应用领域,上述的具体实施方案仅仅是示意性的、指导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种的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之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盾安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54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