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738.2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7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刚;李国富;刘莹璇;易玲玲;黄晓珍;吴俊乐;刘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3/08 | 分类号: | B66F3/08;B66F1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蔡菡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千斤顶,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千斤顶。
背景技术
千斤顶是日常生活以及一些灾难救援(如车祸、地震、滑坡等)中常用的撑顶扩张工具,目前我们常见的千斤顶主要有液压千斤顶、剪式千斤顶等。剪式千斤顶主要是利用丝杆的转动驱动支撑杆立起或下降来实现其支撑功能,但是目前的剪式千斤顶,其结构、功能都比较单一,因此也导致其应用场合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功能多、应用场合广泛的组合式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千斤顶,包括剪式千斤顶,所述的剪式千斤顶的支撑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管,所述的支撑管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外螺杆,所述的支撑台与所述的外螺杆相螺接,所述的支撑管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的外螺杆相螺接的内螺孔。
所述的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支撑台、螺杆、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相互围成一个菱形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所述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轴接在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的第三支撑杆和第四支撑杆的上端轴接在所述的支撑台上,所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和所述的第四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轴接在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的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和所述的第三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轴接在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上,所述的螺杆的光轴部分穿过所述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的第一连接块上设置有活动销,所述的活动销径向穿过所述的第一连接块和螺杆的光轴部分,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螺杆的螺纹部分穿过所述的第二连接块上的通孔,所述的螺杆上螺接有驱动螺母,所述的驱动螺母位于所述的第二连接块的外侧。
所述的底座上铰接有调节座,所述的底座上设置有竖直放置的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与所述的底座相螺接且下端顶在所述的调节座上。
所述的支撑管为至少两个且竖直叠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剪式千斤顶的支撑台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管,当剪式千斤顶的顶升高度不够时,可通过在支撑台上安装支撑管来增加千斤顶的顶升高度;又由于千斤顶的底座上铰接有调节座,调节螺栓与底座相螺接且下端顶在调节座上,当在一些地面倾斜的场合使用时,可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底座与调节座之间的夹角,使千斤顶的支撑台处于水平面上;因此,整个装置功能较多,同时也使得其应用场合比较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调节座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调节座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组合式千斤顶,包括剪式千斤顶和多个竖直叠放的支撑管10,支撑管10的下端一体设置有外螺杆11,剪式千斤顶的支撑台2与位于最下方的支撑管10上的外螺杆11相螺接,支撑管10的上端设置有用于与外螺杆11相螺接的内螺孔12,剪式千斤顶包括底座1、支撑台2、螺杆3、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和相互围成一个菱形的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三支撑杆8和第四支撑杆9,第一支撑杆6和第二支撑杆7的下端轴接在底座1上,第三支撑杆8和第四支撑杆9的上端轴接在支撑台2上,第一支撑杆6的上端和第四支撑杆9的下端分别轴接在第一连接块4上,第二支撑杆7的上端和第三支撑杆8的下端分别轴接在第二连接块5上,螺杆3的光轴部分穿过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上设置有活动销41,活动销41径向穿过第一连接块4和螺杆3的光轴部分,第二连接块5上设置有通孔,螺杆3的螺纹部分穿过第二连接块5上的通孔,螺杆3上螺接有驱动螺母31,驱动螺母31位于第二连接块5的外侧,底座1上铰接有调节座13,底座1上设置有竖直放置的调节螺栓14,调节螺栓14与底座1相螺接且下端顶在调节座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