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膨胀套管专用膨胀短节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4019.0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6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唐明;朱万胜;马建忠;宁学涛;蔡鹏;唐成磊;朱海波;滕照正;沈学祥;吴柳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膨胀 套管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工程钻完井管具领域的一种膨胀套管专用膨胀短节。
技术背景
随着油气工业的发展,降低勘探开发成本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油气井的钻井和完井成本在油田的勘探开发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通过开发新的钻井和完井技术来降低钻井、完井成本对油气工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膨胀套管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复杂层段的钻井和完井问题,如封隔缩径、坍塌、井漏或高压层等,在复杂层段下入膨胀套管作为应急套管,对复杂层段进行堵漏或封隔作业,能够做到有效地减小继续钻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的风险,达到钻探目的。
目前国内的膨胀套管技术在套管补贴、膨胀悬挂器以及应用于侧钻井裸眼完井领域已日渐成熟,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在膨胀作业后期,膨胀锥拔出管体后,膨胀套管的管口处可能会发生直径收缩现象,后续作业时,存在钻具在管口处遇阻而无法下入的可能性,给后续作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有效的避免膨胀锥拔出管体后,膨胀套管出口处的缩颈现象,并增大出口处管体直径,从而保证后续作业时钻具可顺利进入膨胀套管,增加后续施工作业的安全的膨胀套管专用膨胀短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膨胀套管专用膨胀短节由扩径段、锥形过渡段和螺纹连接段三部分组成整体的喇叭形,扩径段内径略大于待施工的膨胀锥外径,在锥形过渡段径向开设多个循环孔,螺纹连接段与膨胀套管构成螺纹连接配合。
所述的循环孔数量为2-8个,优选3-5个。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短节可有效地避免膨胀作业结束后,膨胀套管管口处的缩颈现象,保证后续施工时钻具的顺利下入。另外在机构的中部所开设的循环孔,可有效增大膨胀作业时的循环面积,减小压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膨胀套管专用膨胀短节的示意图;
图2为膨胀套管专用膨胀短节应用实例连接示意图。
图中:1.扩径段, 2.循环孔, 3.连接螺纹段, 4.膨胀套管, 5.膨胀锥。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该膨胀套管专用膨胀短节由一根喇叭状膨胀套管短节构成。该短节上部为扩径段1,其直径大于下部直径,且略大于膨胀锥直径,上部为光管,下部连接螺纹段3加工有内螺纹,可与膨胀套管连接。为避免由于扩径端的直径增加而导致的环空面积减小,在管体中部加工有循环孔2,作为循环通道使用。循环孔2的孔径和数量设置根据需要来设定,本实例中选用四个。
如附图2所示,进行膨胀施工时,先下入膨胀套管4,最后将本短节通过螺纹连接段3与膨胀套管2连接,连接后,扩径段1位于整个管串最上部。在作业过程中,通过循环孔2,增加了膨胀套管外部环空与出口机构上部空间的循环通道,避免了由于扩径端1的直径增加而导致环空面积减小的现象。膨胀作业结束时,由于本短节上部扩径段1的存在,避免了膨胀套管出口处缩颈现象的发生,另外,由于扩径段1的直径略大于膨胀锥5的直径,即本短节上部直径略大于膨胀套管膨胀后的直径,因此,更便于后续作业时钻具的顺利进入,从而提高了后续作业的施工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4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