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转子磁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3836.4 | 申请日: | 2012-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22 | 分类号: | H02K1/2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转子 磁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机转子磁钢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在高性能场合中应用的增加,齿槽转矩最小化技术显得日益重要。无论是无刷直流电机的优化设计,还是对其进行转矩的脉动分析,都必须考虑齿槽转矩的影响。
齿槽定位转矩是永磁式电机的固有现象,永磁同步电动机三相绕组不通电且绕组开路的情况下,用手轻轻转动转子时,会感觉到转子上有一定的作用转矩,该转矩在一圈范围内大小不均匀,且可发现若干定位点,在自然状态下转子即定位在这些点,只有在一定的外界转矩作用下,才能改变转子定位的位置,正因为这样,常常把永磁电动机不通电且绕组开路情况下转动转子的转矩称为定位转矩,即永磁电机的转子有一种沿着某一特定方向与定子对齐的趋势,由此趋势会产生一种振荡转矩,也称作齿槽转矩。
齿槽定位转矩的产生来自于转子永磁体与定子齿之间的切向力,是转子永磁体与定子齿槽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产生主要源于定子齿槽的存在,永磁转子的磁极与定子齿槽的相对位置不同时,主磁路的磁导不一样,永磁转子趋向定位磁导最大的位置,即稳定平衡点,电磁转矩为零,偏离时都有回复到该位置的作用转矩,或趋于另一相邻的稳定平衡点,可见转矩的作用方向是交变的,通常所说的定位转矩是指交变幅值。电动机旋转一圈,转矩交变的周期数,即稳定平衡位置数,较多情况等于定子齿(槽)数。定位转矩主要源于定子齿槽,所以也被叫做齿槽转矩,或者含义广泛一些叫做齿槽定位转矩。
目前降低定位转矩的做法是在磁钢的一侧边缘设有锯齿形槽或波浪形槽,但是仍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降低永磁电机的齿槽定位转矩,提供一种电机转子磁钢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转子磁钢结构, 包括磁钢本体,在磁钢本体的一侧边缘设有连续折弯槽,所述的折弯槽的拐角为圆弧倒角结构,在磁钢本体的另一侧对称地设有可与折弯槽配合的折弯形槽舌。
在所述槽舌上设有与拐角倒角吻合的凹部。
所述的磁钢本体呈弧形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结构的定位转矩大幅降低,使永磁电机具有低转矩波动,保证其精确定位运行和较好的低速运行特性,并且在生产工艺上也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永磁电机转子表面设有多个表贴的磁钢,所述的磁钢呈弧形结构,与转子表面弧度一致,相邻的磁钢彼此配合成一圈,每片磁钢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磁钢本体1,在磁钢本体1的一侧边缘设有连续折弯槽3,该折弯槽3垂直于本体1的上、下底,所述的折弯槽3的拐角2为圆弧倒角结构,在磁钢本体1的另一侧对称地设有可与折弯槽3配合的折弯形槽舌5,在所述槽舌5上设有与拐角2倒角吻合的凹部4。组装时,每个磁钢的折弯型槽舌5均插入相邻的折弯槽3中以完成装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东元微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可靠的缝纫机马达壳体
- 下一篇:一种鸡胸肉肉丝纤维鲜嫩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