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式布料印花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3745.0 | 申请日: | 201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5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邹科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科寅 | 
| 主分类号: | B41F17/38 | 分类号: | B41F17/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式 布料 印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式布料印花机,属于布料加工机械领域,主要用于在布料上进行印花。
背景技术
布料的用途众所周知,布料除了质地、材料的差别之外,印花和图案是决定布料能否畅销的关键。因此,在布料上进行印花是布料厂商为了增加销量所采取的一种常用手段。人们采用的常用印花技术是通过热压印花方式,即将各种彩色图案与文字经过热转印在各种布料如棉、麻、化纤、尼龙等各种织物上,此外还可以进行植毛烫画和发泡印花工艺的方式进行热处理,以及服装衬布与面料的粘合用处,如加工衬衫、童装、鞋子、帽子、衣裤、西服等等,也可以用于各种布艺工艺品。同时,随着装饰材料的发展,窗帘等布艺装饰也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目前印花机的机械结构较为简单,一般都是固定的装置,机架、底座等都是固定的,互相不能转动,同时,传统的印花机体积大、占地面积大、较为笨重,移动非常不方便。同时这种印花机在操作时需要手动进行布料的移动,不注意时会发生烫伤的事故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好现有技术的问题,弥补现有目前市场上现有产品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式布料印花机,由支架和底座构成,在底座上设置有气缸,气缸上设置有台板,台板上并排固定有多个下动辊,在下动辊的上方并排设置有多个上动辊,上动辊固定在盖板下方,盖板上设置有加热板,支架与加热板之间通过横臂连接,在横臂和加热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柱,在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液压控制器。
优选地,上述支架由立柱和轴承构成,轴承包裹在立柱外部。
优选地,上述轴承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地,上述气缸内设置有活塞。
优选地,上述盖板与加热板之间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地,上述液压控制器包括活塞和减震垫。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式布料印花机与传统的布料印花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式布料印花机通过设置液压控制的活塞式运动,可以方便地进行上下运动,保证了沉重的下动辊的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支架;2-底座;3-气缸;4-横臂;5-立柱;6-轴承;7-限位块;8-活塞;9-连接柱;10-台板;11-下动辊;12-上动辊;13-盖板;14-保温层;15-加热板;16-液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式布料印花机结构示意图,主体上由支架1和底座2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底座2设置在最底端,在底座2上设置有气缸3,气缸3内设置有活塞8以及其他的装置,在工作时,气缸3内的活塞8进行上下运动。气缸3上设置有台板10,台板10上并排固定有多个下动辊11,在下动辊11的上方并排设置有多个上动辊12,工作时,下动辊11和上动辊12进行相对运动,在下动辊11和上动辊12上分别有涂料,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完成图案或文字的印花。
上动辊12固定在盖板13下方,盖板13上设置有加热板15,加热板15用于加热,支架1与加热板15之间通过横臂4连接,在横臂4和加热板15之间设置有连接柱9,支架1由立柱5和轴承6构成,轴承6包裹在立柱5外部。轴承6的下端设置有限位块7。盖板13与加热板15之间设置有保温层14。保温层14用于对加热板15的加热进行保温,从而实现节能的作用,并且避免了温度的过快下降导致的印花效果不佳。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和发明点在于:在底座2上设置有多个液压控制器16,这些液压控制器16包括活塞和减震垫,活塞进行活塞运动,液压控制器16完成液压操作,控制下动辊11的上下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完成布料的印花,控制灵活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式布料印花机与传统的布料印花机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压式布料印花机通过设置液压控制的活塞式运动,可以方便地进行上下运动,保证了沉重的下动辊的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科寅,未经邹科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机电系统可变电容器
- 下一篇:层叠型陶瓷电子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