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拍摄立体图像的附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3562.9 | 申请日: | 201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强;吴文涛;欧阳瑜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晓强;吴文涛;欧阳瑜珩 |
主分类号: | G03B35/18 | 分类号: | G03B3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镜头 摄像 摄影 设备 拍摄 立体 图像 附加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立体摄像(影)领域,可以用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在不移动摄像(影)设备拍摄一个景物的两个角度,尤其是可以随时调节入画(入屏)或出画(出屏),当采用分色法时,使用相应的分色眼镜,在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的显示屏上能立即看到立体效果,本装置还可以适用分光法和分时法立体拍摄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立体摄像(影)技术是要模仿人眼,从两个角度进行拍摄,然后再重放,使左眼看到左边拍摄的图像,右眼看到右边拍摄的图像。在拍摄时,一般是用两台摄像机或两台照像机隔一定的距离同时进行拍摄,拍照片也可以采用单机先拍一副画面,再移动一定的距离拍另一副画面,然后再对两个画面依据不同的立体显示方式进行后期处理。这两种方式都存在缺点,单机拍摄不能拍摄运动画面的照片,双机和单机拍摄一样,要保证两副画面完全一样,包括画面,构图、焦距,水平线,曝光时间,两次拍摄的距离、角度等等,如果有拍摄不对的地方,后期处理很麻烦,甚至拍摄失败,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当时都不能看到立体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立体拍摄必需两个角度同时拍摄,而且画面要一致,同时要立即看到立体效果,无需后期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拍摄附加装置,不仅可以只用一台设备模仿人眼从两个角度对物体进行拍摄,保证画面一致,还可以调节入画出画得立体效果,尤其是无需后期处理就可以看到最终的立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拍摄立体图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一个前后开口的盒子中,安装有一反光玻璃1,一半透反光玻璃2,第一滤光片3及不同于第一滤光片3的第二滤光片4;其中,反光玻璃1,第一滤光片3及半透反光玻璃2构成第一光路10;第二滤光片4及半透反光玻璃2构成第二光路11;控制两个光路中滤光片轮换透光的电子控制开关输入端12,输出端13、14。
第一滤光片3与第二滤光片4要有对应的关系,如采用分色法,两个滤光片应为互补色(如红、青为一对等),如采用分光法或分时法,滤光片可以采用液晶片和偏振片组合形成的液晶光开关。电子控制开关控制两片液晶片轮换透光,即第一光路透光时第二光路不透光,第二光路透光时第一光路不透光。
电子控制开关是一个普通电子开关,电路中SW开关可以选择高低电位,也可以选择外来信号控制两路互为反相的输出13、14电压分别控制液晶屏,这两个电压也可以根据需要引出来控制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具体要根据设备的情况而定,反之,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也可以通过输入端12控制电子开关电路的输出开关状态或开关频率。
在镜头前方放置一面半透反光玻璃2,反射面朝向镜头,并与镜头的中轴线成约45度夹角,第二光路11可以从前面透过滤光片4和半透反光玻璃2,形成第一个可视角度。
再在半透反光玻璃2反射面的对面放置一面反光玻璃1,两面反光玻璃基本平行,从前方过来的第一光路10经反光玻璃1反射后通过另一片滤光片3再经半透反光玻璃2反射进入镜头,形成第二个可视角度。
反光玻璃1固定在旋转轴5上,半透反光玻璃2固定在另一个旋转轴6上,可以围绕各自的旋转轴旋转。
反光玻璃1和半透反光玻璃2设有独立的旋转角度调节装置,分别调整两个旋转角度调节装置,可以调节两个不同可视角度的图像上下左右的重合。
由于我们在两个光路中根据立体拍摄的不同要求分别放置了不同的滤光片3、4,图4中的电子控制开关控制两片滤光片的轮流透光,使左右两路光信号在色彩,偏光方向,时间上进行区别,便可以根据分色法、分光法、分时法的不同要求,在使用相对应的眼镜后就可以在镜头后形成的图像中看到立体效果。调试图像符合要求后,换上相应的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便可以记录同一个景物的两个不同角度的影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使用单镜头摄像或摄影设备在不移动设备的情况下拍摄立体图像。在使用和滤光片相对应的眼镜后,可以立即看到立体效果,调节两个反光镜的旋转角度,可以调节立体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4是电子控制开关的电路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晓强;吴文涛;欧阳瑜珩,未经吴晓强;吴文涛;欧阳瑜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5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微波预处理后的废弃物再处理的焚烧装置
- 下一篇:柴油机的油底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