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对值磁电编码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3387.3 | 申请日: | 201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5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裘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浦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D5/12 | 分类号: | G01D5/12;G01D11/26;G01B7/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杨东明 |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绝对值 磁电 编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仪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绝对值磁电编码器。
背景技术
编码器(encoder)是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装置。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码尺.按照数据读出方式的不同,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采用电刷输出,通过电刷接触导电区或绝缘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非接触式的接受敏感元件包括光敏元件或磁敏元件,采用光敏元件时以透光区和不透光区来表示代码的状态是“1还是“0。
同传统的光电式和光栅式编码器相比,磁电式编码器具有抗振动、抗腐蚀、抗污染、抗干扰和宽温度的特性,因此可应用于传统的光电编码器不能适应的领域。磁电编码器原理是采用磁阻或者霍尔元件对变化的磁性材料的角度或者位移值进行测量,磁性材料角度或者位移的变化会引起一定电流或者电压的变化,通过放大电路对变化量进行放大,通过单片机处理后输出脉冲信号或者模拟量信号,达到测量的目的。其结构分为采样检测和放大输出两部分,采用检测一般采用桥式电路来完成,有半桥和全桥两种,放大输出一般通过三极管和运放等器件去实现。
现有的绝对值磁电编码器包括机械传动部件、旋转轴和固定于旋转轴末端的磁盘。工作时,待测量物体通过机械传动部件带动旋转轴旋转,进而带动磁盘旋转。现有的绝对值磁电编码器需要机械传动部件,不仅结构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另外,机械传动部件因正反转而存在机械误差或相对回转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绝对值磁电编码器需要机械传动部件和旋转轴带动磁盘旋转的缺陷,提供一种绝对值磁电编码器,该绝对值磁电编码器的磁盘相对于地磁场保持固定,并且无需机械传动部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绝对值磁电编码器,其包括一底座,其特点在于,该绝对值磁电编码器还包括一中心轴、一第一磁盘和一磁感应电路板,该中心轴和该磁感应电路板均与该底座固定连接,该第一磁盘与该中心轴相互枢接,该磁感应电路板用于检测该第一磁盘的磁场分布并输出一电信号。
较佳的,该中心轴上还枢接有一第二磁盘,该第二磁盘用于支撑并带动该第一磁盘旋转。制作时,该第二磁盘的磁场强度一般较该第一磁盘大,以便较为迅速地驱动该第一磁盘旋转而矫正偏转角。
较佳的,该第一磁盘或该第二磁盘通过一轴承与该中心轴相枢接。该些轴承的作用是使用滚动代替滑动,避免该第二磁盘与该中心轴直接接触而摩擦力较大的问题。
较佳的,该中心轴上还枢接有一轴承、一转盘和一第二磁盘,该轴承用于支撑该转盘,该转盘用于支撑第二磁盘,该第二磁盘用于支撑并带动该第一磁盘旋转。
较佳的,该绝对值磁电编码器还包括一保护罩,该保护罩与该底座的邻接处还设置有一密封圈。该密封圈的作用是防尘防水。
较佳的,该保护罩的材质为金属、陶瓷或塑料。
较佳的,该保护罩的材质为玻璃或透明塑料。通过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不仅便于观察该绝对值磁电编码器内部各个元器件的工作状况,而且该绝对值磁电编码器也更加美观。
较佳的,该保护罩上设置有一分集线头,该分集线头用于汇集由该磁感应电路板分出的信号线并将所述信号线与外界一线缆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绝对值磁电编码器,该第一磁盘相对于地磁场保持固定,磁感应电路板和中心轴跟随底座转动。在第一磁盘保持与地磁场相对固定的条件下,通过底座带动磁感应电路板转动,依然能够实现对旋转角度的测量。简而言之,通过应用相对运动的原理和指南针的原理,不仅节省了机械传动部件,而且无相对回转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绝对值磁电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第一磁盘和第二磁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 密封圈:2
中心轴:3 轴承:4
转盘:5 第二磁盘:6
第一磁盘:7 磁感应电路板:8
保护罩:9 分集线头:10
线缆: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浦机电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浦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3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