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调节辊筒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3083.7 | 申请日: | 201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8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明 |
主分类号: | A22C25/16 | 分类号: | A22C25/16;A22C25/1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组件 | ||
1.一种调节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动辊筒(52-1)、前支架构件(52-2)和后支架构件(52-3);从动辊筒(52-1)固定设置在前支架构件(52-2)和后支架构件(52-3)之间;前支架构件(52-2)转动设置在鱼肉鱼刺分离装置的相应部件上,后支架构件(52-3)转动设置在鱼肉鱼刺分离装置的相应部件上,且前支架构件(52-2)的转动轴线与后支架构件(52-3)的转动轴线相同,该转动轴线沿前后向水平设置,且也是调节辊筒组件(52)的转动轴线;从动辊筒(52-1)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相对于调节辊筒组件(52)的转动轴线偏心设置;前支架构件(52-2)设有以转动轴线为转动中心的弧形调节槽;定位螺栓(51)从前向后穿过该弧形调节槽且旋合在鱼肉鱼刺分离装置的相应部件上;当定位螺栓(51)处于旋紧状态时,前支架构件(52-2)仍至整个调节辊筒组件(52)处于不能转动的固定状态;当定位螺栓(51)处于松开状态时,则前支架构件(52-2)和后支架构件(52-5)能相对于机架转动,从而调节从动辊筒(52-1)相对于机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辊筒组件,其特征在于:调节辊筒组件(52)的前支架构件(52-2)由前支轴(52-2-1)、调节盘(52-2-2)、连接柱(52-2-3)和前支架(52-2-4)依次固定连接而构成;
前支架构件(52-2)的调节盘(52-2-2)为设有中央孔的圆盘体,调节盘(52-2-2)的中央孔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调节盘(52-2-2)的盘体右部和上部上设有与中央孔同轴线的且贯穿盘体前后的弧形调节槽(52-2-2a),且该弧形调节槽(52-2-2a)即为前支架构件(52-2)的弧形调节槽;弧形调节槽(52-2-2a)的弧度为30度至160度;
前支架(52-2-4)的主体呈圆环盘状,且该圆环盘主体设有轴线沿前后向设置的中央孔、并且在中央孔处设有向盘体前侧凸出的圆筒状连接部;
连接柱(52-2-3)为圆柱体,其轴线沿前后向设置;连接柱(52-2-3)的前端焊接固定在调节盘(52-2-2)的后侧面上,且位于弧形调节槽(52-2-2a)的左上部的左侧;连接柱(52-2-3)的后端焊接固定在前支架(52-2-4)的圆环盘主体的前侧面上,且靠近其边沿的部位上;
前支轴(52-2-1)沿前后向设置,且前支轴(52-2-1)设有开口向前的截面呈正方形的调节盲孔(52-2-1a);前支轴(52-2-1)的后部向后穿过调节盘(52-2-2)的中央孔,且两者焊接固定在一起,并且前支轴(52-2-1)的后端头向后伸出调节盘(52-2-2)外;
后支架构件(52-3)由后支架(52-3-1)、后支轴(52-3-2)、前阻挡圈(52-3-3)和后阻挡圈(52-3-4)组成;后支架(52-3-1)的主体呈圆环盘状,且该圆环盘主体设有轴线沿前后向设置的中央孔、并且在中央孔处设有向盘体后侧凸出的圆筒状连接部;
后支架构件(52-3)的后支轴(52-3-2)的轴线沿前后向设置,且与前支架构件(52-2)的前支轴(52-2-1)同轴线;后支轴(52-3-1)的前端焊接固定在后支架(52-3-2)的圆环盘主体的后侧面上;前阻挡圈(52-3-3)和后阻挡圈(52-3-4)均为圆环形板,前阻挡圈(52-3-3)和后阻挡圈(52-3-4)分前后套在后支轴(52-3-1)上,且均与后支轴(52-3-1)焊接固定在一起;
从动辊筒(52-1)由前轴头(52-1-1)、筒身(52-1-2)和后轴头(52-1-3)按照从前至后的次序依次相连而构成;筒身(52-1-2)为轴线沿前后向设置的圆筒体;前轴头(52-1-1)和后轴头(52-1-3)均由位于前后侧的一侧的圆柱端头和从前后侧的另一侧与圆柱端头一体相连的圆形封板构成;前支架构件(52-2)由其前支架(52-2-4)的圆筒状连接部套在从动辊筒(52-1)的前轴头(52-1-1)的圆柱端头上,且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后支架构件(52-3)由其后支架(52-3-1)的圆筒状连接部套在从动辊筒(52-1)的后轴头(52-1-3)的圆柱端头上,且两者固定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得前支架构件(52-2)、从动辊筒(52-1)和后支架构件(52-3)固定连接成一个从动辊筒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明,未经刘建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0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