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切口器械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3047.0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柳叶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口 器械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单切口器械通道。
背景技术
自1987年法国医生成功实施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经历20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衍生出胸腔镜、盆腔镜、关节镜等一系列微创手术。目前,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里面最前沿、最复杂的技术,大量先进的设备、材料和器械被首先应用于该领域,微创手术也是21世纪外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微创手术是指在人体体表作若干穿孔,将内窥镜和操作器械通过上述小孔进入体腔内,如腹腔、胸腔、盆腔、关节腔等,由术者在内窥镜的监视下,通过手在病人体外操作器械,使器械伸入病人体腔内的工作端对腔内的病灶进行切除,或对器官进行修补、缝合等手术,术毕将内窥镜和器械取出,缝合体表的小孔即可完成整个手术。
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来说,其最大优点在于创伤小,失血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程度较轻,术后疤痕不明显等。但是目前微创手术还是不能够替代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原因在于:1、微创手术的视野的直观程度比传统手术低;2、微创手术器械的灵活性远不如外科医生的手,无法完成复杂的操作;3、微创手术几乎无法传递操作过程中的触压觉。上述3点原因成为现阶段微创手术发展的瓶颈,使微创手术的发展处于迟滞状态。
目前,微创技术发展了单切口腹腔镜技术,即多个器械从单一通道内进入腹腔,但是目前开发的单切口器械通道都不甚理想,金属的单切口器械通道活动度小,而软性的单切口器械通道放置过于繁琐严重影响手术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建立手术通道,且具有软性通道活动度的单切口器械通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单切口器械通道是由软性通道和密封帽组成,软性通道和密封帽能拆卸,也可以通过卡环组成一体;所述的软性通道由上口、下口和连接部组成,所述上口内设有上弹性环,所述下口内设有下弹性环;所述的密封帽内设有数个器械通道,每个器械通道内均设有密封环和阻气环。
所述上弹性环和下弹性环由高分子材料或者镍钛合金制成,所述的上口、下口、连接部和密封帽由硅胶或乳胶制成。
所述上口的外径略大于密封帽的卡环内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快速建立手术通道,同时具备软性通道的多活动度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软性通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帽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器械通道的密封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示意图。
图中:1、软性通道;2、密封帽;3、上口;4、下口;5、连接部;6、上弹性环;7、下弹性环;8、密封环;9、阻气环;10、手术器械直杆;11、卡环;12、器械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软性通道1和密封帽2组成,软性通道1和密封帽2能够分离,另外,软性通道1的上口3放入密封帽2的卡环11内,就可以将两者组装在一起,由于上口3和密封帽2是由硅胶或乳胶制成,且上口的外径略大于密封帽2的卡环11内径,故两者装配之后具有一定的气密性。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软性通道1由上口3、下口4和连接部5组成,上口3内设有上弹性环6,所述下口4内设有下弹性环7,上弹性环6和下弹性环7为高分子材料或镍钛合金制成,具有较高的弹性,能保证上口3和下口4的圆形形状。密封帽2上设有数个器械通道12,每个器械通道12内均设有密封环8和阻气环9,当没有手术器械直杆10进入器械通道12时候,阻气环9承担密封任务;当手术器械直杆10进入器械通道12时,阻气环9被推开,不具备密封效果,此时由于密封环8的内径小于手术器械直杆10的外径,故由密封环8来承担密封任务。
手术时候,医生首先在体表切开一个小口,将软性通道1的下口4塞入体腔内,上口3留在体表外,由于上弹性环6和下弹性环7的支撑作用,切口被牵开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此时将上口3放入密封帽2的卡环11内,完成了体表单切口通道的操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柳叶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柳叶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30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埂玉米单粘播种机
- 下一篇:一种转子环形裁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