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构件式明框开启窗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2629.7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2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钊;梁少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刚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88 | 分类号: | E04B2/88;E06B1/18;E06B3/58;E06B7/2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3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构件 式明框 开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明框幕墙开启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明框幕墙玻璃通常是铝型材生产厂家组织研发人员,或者受幕墙工程施工单位委托,根据工程需要来进行型材的定制及开发,并最终由幕墙工程施工单位将其应用于工程项目当中的。但由于各种因素,大多数幕墙施工单位对幕墙并无一个系统化的研究,许多铝型材无法在不同工程中通用,其适用范围小,且市面上现成的铝型材通常存在诸多问题,也无法广泛使用,部分加工、安装问题也无法很好的解决。
由于幕墙玻璃采用的材料,要求较高的加工设备和设计施工水平,当下随着人工、材料等价格上升、通货膨胀等大环境的影响,对幕墙企业的技术管理、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常见的幕墙玻璃系统应进行技术标准化研究,是幕墙玻璃技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标准化大批量生产的明框开启窗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构件式明框开启窗系统,包括互成角度竖直安装的两幕墙玻璃及联接两幕墙玻璃的立柱,立柱包括彼此相连的室内柱体及与室内柱体相连的柱体副框,柱体副框上包括两互成角度设置的副边框,两相邻的柱体副框上的副边框间均连接有横梁,与柱体副框固定连接还设有位于幕墙玻璃外卡固幕墙玻璃的玻璃扣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玻璃扣座包括内扣盖及与内扣盖固定连接的外扣盖,柱体副框上设有扣盖连接柱,穿过内扣盖设有与扣盖连接柱螺纹连接的锁固钉。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玻璃扣座和柱体副框与两侧互成角度的两幕墙玻璃间还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横梁包括位于室内侧的横梁主腔体及与横梁主腔体相连位于室外侧的横梁扣盖。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横梁主腔体上设有一横梁连接柱,穿过横梁扣盖设有一端旋入横梁连接柱的紧固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构件式明框开启窗系统通过两个相连的腔体式的室内柱体和柱体副框组成立柱主体,同时通过立柱主体上两互成角度的副边框来联接横梁,并通过玻璃扣座将幕墙玻璃进行固定安装,组成此构件式明框系统的各立柱和横梁通过标准性的结构形式,能方便幕墙结构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为幕墙系统的建造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柱部分联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横梁部分联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构件式明框开启窗系统,包括互成角度竖直安装的两幕墙玻璃1及联接两幕墙玻璃1的立柱2,立柱2包括彼此相连的室内柱体21及与室内柱体21相连的柱体副框22,柱体副框22上包括两互成角度设置的副边框221,两相邻的柱体副框22上的副边框221间均连接有横梁3,与柱体副框22固定连接还设有位于幕墙玻璃1外卡固幕墙玻璃1的玻璃扣座4。
此构件式明框开启窗系统通过两个相连的腔体式的室内柱体21和柱体副框22组成立柱主体,同时通过立柱主体上两互成角度的副边框221来联接横梁3,并通过玻璃扣座4将幕墙玻璃1进行固定安装,组成此构件式明框系统的各立柱2和横梁3通过标准性的结构形式,能方便幕墙结构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为幕墙系统的建造节省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玻璃扣座4包括内扣盖41及与内扣盖41固定连接的外扣盖42,柱体副框22上设有扣盖连接柱222,穿过内扣盖41设有与扣盖连接柱222螺纹连接的锁固钉。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玻璃扣座4和柱体副框22与两侧互成角度的两幕墙玻璃1间还设有密封胶条5。
此明框系统的立柱2设计为一个大腔和一个凸起小腔的双腔体结构,并在铝合金立柱上设置了标准化槽口,用于安装三元乙丙嵌缝胶条。小腔立柱底部两侧各有一个突起,此突起设计用于在安装不同厚度玻璃时卡紧铝合金压线。型材大空腔可依据不同工程拉长或缩短修改其模具,以变更其截面模量参数,应对不同的受力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刚幕墙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刚幕墙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2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厌氧旋转管式膜生物反应器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海洋管式生物挂膜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