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2549.1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作志;江艳娥;徐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3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足类 耳石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足类耳石采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头足类是我国渔业生产的主要对象,对改善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促进渔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头足类物种,经常需要采集其耳石,对其年龄和生长方面进行研究。在实验过程和样品分析中,采集耳石的完整性将直接决定耳石日轮的准确性,因此,完整、高效地获取头足类的耳石样品对头足类年龄和生长的分析至关重要。
现有的采集头足类耳石的装置通常为竹制镊子,竹制镊子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不足:1)、在耳石采集过程中,竹制镊子需对耳石施加外力,容易对耳石造成损坏;2)、竹制镊子在使用过程中,易变形,耐久性低,影响采集耳石的成功率;3)、竹制镊子的保存和保养十分困难,容易受细菌等生物因素和温度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造成器具的变形或损坏。
采用竹制镊子采集耳石,耳石采集的成功率、所采集耳石的完整性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对实验数据的系统性和精确性会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保证耳石结构完整性的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包括联接轴及设置于联接轴前端的采集勺,联接轴的尾端设有勺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采集勺的外廓为半球形。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采集勺外廓的最大直径为2m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联接轴的直径为1mm。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联接轴、采集勺和勺柄均为不锈钢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可通过勺柄和联接轴将采集勺伸入采集区内进行耳石采集,此装置结构简单,形态固定,在采集耳石过程中,减少了与耳石之间的碰触,降低了外部压力对耳石损坏的可能性,有利于更好的保证所采集耳石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包括联接轴1及设置于联接轴1前端的采集勺2,联接轴1的尾端设有勺柄3。
此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可通过勺柄3和联接轴1将采集勺2伸入采集区内进行耳石采集,此装置结构简单,形态固定,在采集耳石过程中,减少了与耳石之间的碰触,降低了外部压力对耳石损坏的可能性,有利于更好的保证所采集耳石的完整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采集勺2的外廓为半球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采集勺2外廓的最大直径为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联接轴1的直径为1mm。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联接轴1、采集勺2和勺柄3均为不锈钢材料。
此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的采集勺2呈勺状,结构简单,形态固定,可有效提高耳石采集的成功率。采集装置上的勺柄3的设计更加人性化,可有利于降低采集装置的操作难度,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此头足类耳石采集装置的整体均由不锈钢材料制作,不易变形,耐久性高,保存容易,保养简单,受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影响变形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25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取样刀
- 下一篇:车用发动机气缸盖水套气密性试验工装